本篇文章1636字,读完约4分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特别强调,明年将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一年,要进一步推进“三比一、一减一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第一个“农业供给体制改革”,部署很有前瞻性。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这一提法特别突出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重要性和农业改革的紧迫性。
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正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起点上,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农业“转变方式、调整结构”的任务十分艰巨。农产品价格持续波动和农民工资收入增长乏力并存。农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难度加大,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管理压力加大。过去,农业政策主要关注总量,而不考虑成本和资源成本。目前,农业发展总量不足的矛盾已经大大缓解。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矛盾。会议指出,今后要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优先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狠抓标准化生产、品牌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关注农业、夯实基础是人民的基础。事实上,这意味着中国农业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有必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把结构调整放在重要位置。努力推进现代农业生产,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加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致富途径。农民收入有四个组成部分,包括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收入、转移收入和财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最大,均超过40%。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6.3%,超过cpi,与经济增长同步。城乡居民收入比从去年同期的2.83∶1下降到2.82∶1,差距继续缩小。然而,由于成本“下限”的上升、价格“上限”的限制、经济增长的下降和出口的下降,前两位收入者的增长势头减弱。因此,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提高农业经营效率,扩大农民的就业机会。同时,要大力推进精准扶贫,为扶贫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涉农金融机构如何适应新常态,寻求新变化,提高质量和效率,帮助农业供给方进行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一是要抓住机遇,认清“发展差距”,发挥“差异之美”,创新更多适合当地农业的产品和服务,实现有效的金融供给。今年9月,我走访辽宁盘锦的一家村镇银行时,发现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村镇银行仍然保持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原因是要从供给和生产两方面创新和细化贷款品种,让农民有更多的选择空空间。以我行“威海宝”专项信贷产品为例,旨在解决广大威海市鱼蟹农户的资金需求问题。在过去的六年里,他们都没有迟到过,从而实现了企业、农民和银行的“双赢”。
第二,加快信贷结构调整,积极支持农业降低生产能力,减少库存,弥补不足,调整结构。传统的信贷结构已不能适应新常态下的农业产业供给,因此有必要从结构上促进优势农业产业的发展,参与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农业结构调整,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多种融资服务。根据农业产业链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该向农村电子商务公司、大农户、农业合作社、农产品仓储加工企业、农产品贸易公司等实体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而不仅仅是“点对点”的信贷支持,从而形成物流服务流和资金流的链式双向循环。
最后,要改善金融服务模式,帮助调整农业结构。在互联网时代,农业金融机构必须积极拥抱互联网,利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挖掘“熟悉人、熟悉地、熟悉情景”的传统优势,从而更好地提升农村地区的普惠金融水平,提升客户体验。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加大对电子商务创业的信贷支持。同时,涉农金融机构应顺应时代潮流,加大对乡村旅游和休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特色旅游村镇,开发新型乡村旅游和休闲产品,发展智慧乡村旅游,增强o2o营销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从根本上激发农村经济活力,提高服务业金融供给效率。
推进农业供给方的结构改革,不仅要降低成本,弥补不足,还要注意农业资源的过度消耗。只有把重点放在特色农业、高端农业、设施农业、绿色农业和循环农业上,促进粮食、经济和饲料、农、林、牧、渔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全面发展,才能使土地更加肥沃,农产品更加绿色。
标题:在高起点上谋新求变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13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