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587字,读完约14分钟
编者按:今年9月,作者参加了中央组织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国家行政学院联合举办的“部长级和局级干部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研讨会”。经过两周的学习,作者对供给侧结构改革有了更深的理解,特别是总结了自己的新认识和反思。本文的第一部分已于12月5日在《理论周刊》第10版上发表,下一部分将继续在本期上发表。
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关键是处理好“五个关系”
(1)正确处理近期稳定增长和长期结构优化的关系,充分发挥投资作为关键变量的作用。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最近的重点是建立信心,吸引预期,扩大投资,稳定增长,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改善国民经济管理模式;长期的重点在于推进改革,转换精力,增强后劲,力争上游,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和长远发展。其中,扩大投资和优化投资是关键。投资既有对投资产品的需求,又有为需求提供产品的生产行为。投资既是短期需求,也是长期供给。它是影响长期潜在增长和短期实际增长的关键变量,也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关键、最可调的变量。它可以在平衡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在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的前提下,加大投资力度,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
(二)在注重供给方面的同时,不能忽视或削弱需求管理。供给方和需求方是宏观经济学的两个方面。需求引导供给调整,供给创新满足需求。它们相互促进,不可或缺,因此供应方结构改革不能简单地替代需求管理。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在注重需求管理的同时,适当扩大总需求,释放新的需求。根据实际经济运行情况,新创造的需求可以刺激新的供给,反过来又可以提高需求潜力,激发更大的需求活力。
(3)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通过改革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五个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改革是手段和方法,发展是目标和目的,改革促进发展,发展指明改革的方向。二者相互促进,有机统一。供应方结构改革尤其如此,其根本目的仍然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健康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发展理念,为供给侧结构改革提供了正确的理念指导,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符合中国发展实际和中国两百年发展目标。只有坚持五个发展理念,才能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实现有赖于正确有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通过深化改革,完善财政、税收、环境保护、科技、安全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政策和法规,实现符合五个发展理念要求的发展。因此,供给方结构改革既是改革也是发展。它不能反对发展和改革,也不能低估总量和发展潜力。必须认识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发展和做大做强总量仍然是中国的第一要务;它不是新计划经济思想和行政干预的回归,也不等同于西方供给学派的新自由主义,而是以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的改革,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整体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健康发展。
(4)正确处理“三比一、一减一补”阶段性重点任务与供给侧结构改革长期目标的关系。“三比一、一减一补”涵盖了现阶段供应方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下一步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具体任务。然而,“三比一、一减一补”和供给方结构改革是策略和策略。近期任务和长期蓝图之间的关系不能等同于这两者。“三比一减一补”作为当前改革中必须处理好的一项战术任务,要始终坚持完善体制机制,注重发挥作用。
(五)正确处理国有经济与其他所有制成分的关系,促进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国有企业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素。经过30多年的改革,特别是股份制改革,中国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然而,国有股垄断、行政干预过度、公司治理不完善等制度性和体制性问题依然存在。为了实现公平竞争,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微观基础,真正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所有制结构,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以市场化为导向,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解决阻碍国有企业发展的制度性和体制性障碍,同时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优势互补、各司其职。
澄清热点问题,明确金融供给方面结构改革的核心是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1)金融机构在去能力和去杠杆化过程中执行金融政策是否存在“一刀切”的问题。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银行在去产能和去杠杆化的过程中,不区分逃逸序列、“好杠杆”和“坏杠杆”,而只是采取“一刀切”的策略。建议银行在债务处置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灵活性,增加对企业的容忍度。针对这个问题,今年以来,我以河南省深化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和化解产能过剩领导小组债务化解小组组长的身份,结合债务处置和金融债权保护的实际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显示,我行对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策略普遍收紧,部分机构总行对到期贷款的展期进行了逐一审核和控制,这可能会意外伤害到具有一定发展前景和资金链紧张的企业,但不存在“一刀切”的现象。至于改革过程中的“意外伤害”现象,我认为我们不应单纯依靠市场自发地去产能和去杠杆化,政府也不应进行过度的行政干预。在企业和银行的经营决策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市场作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同时,政府作为“看得见的手”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政策导向作用。通过制定明确的监管规则和准入退出标准,明确不同行业和地区杠杆率的安全边界,推动建立政府、银行、企业之间的协调机制和风险处置机制,引导银行在综合考虑业务经营、产品销售、现金流和融资渠道等因素的基础上做出经营决策,同时打击逃债企业,保护金融债权,在去能力、去杠杆化的同时实现长远发展。
(2)实体经济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特别是小微企业。现阶段,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仍然相当突出。对此有几种观点:认为这是金融市场实体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反映,实质是实体经济不够强大。造成的;认为这与利率市场化进程有关,市场供求关系没有得到有效平衡;据认为,这与金融管理部门监管不力,特别是金融机构政策执行不力有关。我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该区别对待。近年来,在货币信贷政策调控的积极作用下,实体经济贷款利率大幅下降,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担保费和过桥资金成本负担仍然较重,导致企业整体融资成本仍然较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参与和全面政策,而货币和信贷政策本身的效果有限。小微企业天生就弱,“融资难、融资贵”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普遍问题。此外,在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的背景下,国有企业、产能过剩行业尤其是金融软约束的“僵尸企业”占用的金融资源越多,小微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获得融资的难度就越大。这就要求我们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过程中予以重视。这种资源配置的扭曲应该通过真正形成有竞争力的金融服务来纠正。同时,要充分发挥政策保障、风险补偿、缓释等长效机制的作用,充分保障制度和机制。
(3)“去杠杆化”过程中扩大直接融资比例的问题。目前,有观点认为,在供给侧结构改革过程中,去杠杆化的关键是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因为非金融企业的高杠杆率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它推高了企业的负债率。因此,企业应拓宽融资渠道,培育和引导企业进入债券、股票等更直接的融资市场进行融资。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最高,这反映了中国当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紧迫性;我国地方政府的杠杆风险也主要存在于不合理的期限结构中,由短期借款和长期债务错配造成的流动性风险尤其值得警惕。因此,去杠杆化不仅指非金融企业的去杠杆化,还包括地方政府的去杠杆化。在去杠杆化过程中,非金融企业应更加注重与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和卖空者的相互合作和稳步推进,强化市场约束,消除制约市场发挥作用的制度和制度障碍,支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市场化方式化解部分债务风险,实现市场清理和结构优化。地方政府去杠杆化主要依靠政府自身改革和加强预算管理。如果过分强调增加直接融资比例以降低杠杆,很容易片面和全面,也很难达到治本的效果。
(4)“去库存化”过程中房地产信贷的过度增长。目前,我们更加关注“去库存化”过程中房地产信贷的过度增长。有人认为这与货币信贷政策直接相关,房地产信贷政策应该调整;一些人认为这本质上是经济的结构性扭曲,根本原因与货币和信贷政策没有什么关系;其他人认为,这是由投资需求驱动的,购买限制可以发挥作用。在我看来,在短期内,限制购买和贷款是一个非常规的措施,这实在是无能为力。从长远来看,这不符合供应方结构改革的大方向。房地产信贷的过度增长可归因于实体经济盈利能力不强,导致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受到市场预期的提前刺激,以及地方政府推动房地产市场发展以获取土地出让收入的内在冲动。要解决这个问题,调控政策不仅要阻断,还要标本兼治。一方面,在培育实体经济活力和疏通投资渠道的同时,税收手段被用来调节分配、调节需求和调节交易;另一方面,要抓住“农民工市民化”这一关键点,进一步完善调控政策和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体系,引导房地产市场回归“为民建房”的本质。
(5)经济社会体制和机制转型的金融支持。金融为经济和社会服务,只有为经济和社会服务,金融才能存在。因此,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来看,金融应该为促进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服务。首先,作为经济供给方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本身的改革应与经济社会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有机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第二,金融应为体制和机制的转型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并通过灵活适度的货币信贷政策为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争取时间和/或时间,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体制和机制的转型和进步。
当前金融供给方结构改革的重点
金融应该关注实体经济,把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应该是金融的首要任务和目标。金融和实体经济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实体经济的失败是金融业面临的最大风险。特别是在当前日益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下,金融应该与实体经济同甘共苦,银行和企业应该携手共度难关。要利用多层次的金融市场机制和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为实体经济提供高效的服务,并监督和引导资金真正进入实体企业,而不是进入金融体系。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的同时,要以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创新服务方式为重点,利用大数据和云平台改造提升传统金融业,拓展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和领域,不断满足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Aiji、净值、信息)的多元化融资需求,解决金融资源供需不匹配问题。目前,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应聚焦“中国制造2025”,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代表和核心,制造业的实力对于提高我国的国家竞争力至关重要。目前,中国制造的产品主要是低端产品。要提升传统制造业,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必须充分发挥金融业支持“中国制造2025”的独特优势。通过金融体系高效的投融资体系,我们可以为制造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方式,努力实现制造与金融的“产融结合”,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帮助我们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二)财政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新型城镇化的支持力度。城市化是目前中国经济的最大特征,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这一阶段。金融应该关注这个领域,增加投资,增加创新。从中国的情况来看,经过近几年的大规模建设,中国的基础设施总体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总体水平还不高,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水利、交通、能源、电力等基础设施还很落后,还有很大的投资需求和空空间。金融要做好储蓄转化为有效投资的工作,运用多层次的金融市场机制和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为这些投资提供高效的服务,努力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三)财政应加大对“四农”特别是农民工改造的支持力度。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十分重视“三农”问题,但从现实来看,我们不仅面临着“三农”问题,而且在农业和农村农民“三农”问题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农民工”。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要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切实推进农民工向产业工人、城市公民和城市主人的转变。就金融业而言,我们必须坚持城乡“两个努力”。一方面,要做好农民工“进城、住好、住好”的金融支持全过程;另一方面,搞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业生产经营条件和服务体系的现代化,农民生活水平和方式的现代化,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富、农民富、社会稳定”的必由之路。
(4)金融应加大对“大众创业和创新”的支持力度。从长远来看,“大众创业与创新”是中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创业创新的服务意识,创新产品模式,增加信贷供给,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创业创新主体融资的便利性和可获得性,激发创业创新活力,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加快发展动力转变,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金融部门应增加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支持。“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全球和平与发展,真正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战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与此同时,它在建设新的全球增长极、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巨大潜力。金融供给面结构改革应围绕这一战略,进一步推进金融开放,进一步放松金融管制,支持和鼓励合格金融机构走出去,提升金融业跨境金融服务能力。要深入研究“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的利益需求和项目信息,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瞄准重点国家、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进行精确对接,促进中国经济金融走出去。(底部)
(作者是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市中心支行行长)
标题: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认识与再思考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13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