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54字,读完约6分钟

在医疗机器人的全球市场份额(300024,BUY)中,欧美公司几乎占据主导地位,而国内大多数创业团队都是一两个人,这增加了产品研发的风险

国内医疗机器人企业朝着实现产品规模又迈进了一步。

"护士们在尖叫,机器人护士是他们的偶像,想和他们合影。"最近,当任宇翔向《中国商报》记者描述深圳一家公司新开发的机器人进驻他们医院的感觉时,忍不住笑了。

任宇翔是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护士。在今年“十一”假期前,医院与企业合作开发了两种用于实际测量的静脉给药机器人。这款护理机器人的外观并不“酷可爱”,但它特别配备了挥发性很强的肿瘤药物,使用不慎会导致中毒。几乎一个月后,护士们仍然兴奋地看到这个机器人,它可能会让他们在未来摆脱危险的工作。

目前,在医疗机器人的全球市场份额中,欧美企业几乎处于领先地位。在中国,医疗机器人仍处于研发或临床试验阶段,实现产品规模化的案例很少。然而,在过去的两年里,行业迎来了政策的春天,企业进入市场的步伐正在加快。

生产上述机器人的深圳韦伯医用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齐海洋告诉记者:“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是我们的第一家试点医院,目前仍在优化中,等待可行性报告的发布,计划两三个月后进入市场。”

将护士从危险中解救出来

用于治疗肿瘤的化疗药物挥发后毒性很强。每次护士进入药房,都必须全副武装,穿厚防护服,戴手套、口罩和护目镜,全身裹得紧紧的。

即便如此,也很难确保人体与药物完全隔离。任宇翔说:“需要两三个小时,甚至半天才能进去。因为太密,中间出来不方便。”因为你担心化疗药物的毒性,即使是一点点溢出也会损害你的皮肤,所以你在配药时一定要小心。

“而这些化疗药物都是等待帮助的病人,他们不敢犯一点小错误。久而久之,我患上了强迫症。有时在准备好药物后,瓶子会被扔进垃圾桶,然后必须被捡起来,看它们是否正确配对。”任宇翔说。

仅从这一点来看,护士出错的概率几乎为零:除了严格按比例配药外,一旦出错,就会自动发出警报。将来,机器人投入临床使用后,护士将从繁忙琐碎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照顾病人。

金海洋介绍说,虽然静脉输液配药机器人仍然需要人操作,但是人站在全封闭的设备外面,配药是在设备中自动进行的。平均一台机器可以服药2~3分钟,一台机器可以带10瓶药,一个人可以操作3~4台机器。

据他所知,目前中国开发的同类型机器人有四五个,其中只有一个进入了市场,其他的都在研发阶段。

医疗机器人有很多阻力

医疗机器人正站在政策的尖端。2015年5月,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呼吁“大力推进重点领域突破”。提到的前十个领域包括高性能医疗设备,其中之一是专注于开发高性能医疗设备,如医疗机器人。

目前,医疗机器人的分类并不统一,但一个常见的分类是,除了上述护理机器人之外,还有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等。其中,手术机器人行业风险最大,回报最高。

据我们的记者报道,最常用的手术机器人是大型医院的普通外科、脑外科、妇产科和骨科。其中,“达芬奇”用于微创腹腔镜手术是商业化最成功的代表之一。

自20年前在美国问世以来,“达芬奇”经历了几代人的变化,现在它主要用于与心脏外科、泌尿外科、妇科等相关的微创腹腔镜手术。,协助医生从多个方向观察病灶的结构和细节,手术动作更加稳定和精细,伤口小。

然而,像达芬奇这样的高端医疗设备在中国推广的最大障碍在于高昂的手术费用。东方福海的合伙人、医药卫生基金经理王告诉记者:“引进一套达芬奇的手术操作平台就要1000多万元,单套手术耗材就要2万到4万元。”

他补充说:“业界普遍对手术机器人的前景持乐观态度,关键是成本是否能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国内外一些企业的解决方案是手术机器人的简单版本。目标是在保持手术质量的同时降低手术机器人的制造成本和价格,同时降低耗材成本。”

除了手术机器人之外,王还看好自动机械或机器人在康复和护理领域的应用。

然而,美好的前景总是伴随着曲折的道路。目前,国内医院不愿意购买康复和护理领域的机器人。

以康复机器人为例,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目前很难制造康复机器人,因为去医院的康复病人太少,愿意为这个机器人付费的病人也很少。此外,国家政策中康复项目的定价不高,医院不愿意投入大量资金。

此外,据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骨科中心主任桑泓勋说,这些机器人只能机械地做一些工作,所做的工作是有限的。人工智能的自由度、深度和广度都很难与人相比。“而且,机器人只回答一些固定的问题。如果病人问了一个非常规的问题,它不能回答,而且很难给予病人人文关怀。”

"但是毫无疑问,医疗机器人代表了一个新的方向."桑泓勋告诉记者。

五年后它能成为投资渠道吗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医疗机器人企业仍处于研发或临床试验阶段,几乎没有产业化案例被公开。大多数风投都在密切关注,他们还没有采取密集的行动。

上个月底,天津大学-高伟集团医疗机器人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王树新在深圳的一个学术论坛上表示,五年后,工业机器人的投资热潮将逐渐消退,转向医疗机器人。

据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任表示,倾斜的范围应该扩大到服务机器人,而不是整个非工业机器人。他告诉记者:“5年后,工业机器人将相对成熟,所以增长将受到影响;投资潮也会消退,然后寻找新的领域。”

也有风险投资家认为,考虑到研发的难度,五年还是有点短。

王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医疗机器人的研发需要临床医生、电子工程师、材料工程师和机械工程师的合作。国外有大量的企业家。一个团队可能包括许多领域的临床医生和工程师。大多数是由临床医生和疼痛点询问的。几位工程师提出了解决方案。经过多轮的修订和改进,它们已逐渐定稿。”

近年来,他一直关注手术机器人的投资。除了国内企业,他还去了以色列和其他国家,了解行业趋势,寻找可能的投资机会。“国内创业团队大多是一两个人,缺乏跨学科、跨学科的创业协作氛围。”他补充道:“一旦产品设计出现致命缺陷,对初创企业来说就是一场灾难,这也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标题:医疗机器人5年后将成投资风口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11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