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92字,读完约4分钟

细读《人民日报》5月9日发表的《问一问一季度开放的大趋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就会发现,供给侧改革和经济风险防范是高频词,这也反映出高层对两个问题的关注。以上两个方面都是以货币政策为基础的,但实际上揭示了未来货币政策取向的基调。

许多受访者认为,从权威人士的采访来看,他们对货币政策的态度与目前的执行情况是一致的。未来,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定和中性,央行将继续被动补充流动性,而不是“放水”;然而,考虑到当局一再强调防范风险和降低杠杆,预计信贷的快速增长将遭遇“踩刹车”。

货币政策还是停滞不前

尽管《人民日报》在今年1月也发表了一篇针对供应方改革的权威人士访谈,但在后一季度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这也对外界的理解造成了一些干扰。许多人认为经济政策会再次刺激稳定增长,后续会出现更多的刺激政策。文章坚决驳斥这种认识,明确指出“供给方的结构性改革必须是主要方向,而需求方的作用是创造解决主要矛盾的环境,投资扩张只能是适度的,决不能逾越。”

国内信贷高增速将遭遇“踩刹车”

一些分析师表示,为了突出供应方的结构性改革,相应地,“稳健的货币政策应该是真正稳健的”。过去,货币政策常常被描述为“疏通传导渠道”和“支持实体经济”。然而,其他要求很少被提及,相反,“稳定性”被再次强调。预计货币政策取向将继续由观望主导。

招商银行(BUY,600036)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表示,当局特别提到,他们不应该搞洪水灌溉和强力刺激,放弃宽松货币将推动增长的幻想,这与央行近期货币政策的稳定态度基本一致。如果权威数据能够影响中央银行的决策水平,可以认为货币政策在未来会变得更加稳定,也就是说,只要经济不会再次恶化到超出预期,货币政策就更有可能在当前的基础上进行微调,而不是大规模的放松,而且未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次数会进一步减少,更有利于对冲基础货币供应量的缺口,而空的降息幅度也会缩小。

国内信贷高增速将遭遇“踩刹车”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权威人士也对通胀形势表示担忧,他们的观点与央行上周末发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观点一致,即仍难以断定通胀将继续上升,但必须密切关注通胀趋势。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考虑到潜在的通胀压力也会限制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

信贷增长将放缓

供给方改革需要健全的货币政策环境的支持,而经济风险的防范不允许高杠杆的持续扩散,高信贷增长率带来的风险是必须防范的。

今年第一季度,新增信贷的日增长不断刺激市场的神经。1月份,新增信贷为2.51万亿元,为历史单月最高增幅;2月份,在央行窗口的指导下,当月新增信贷大幅下降至7266亿元;今年3月,人民币汇率反弹至1.37万亿元。第一季度信贷总量的增加也直接导致了社会融资的大幅增加,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也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复苏迹象。

国内信贷高增速将遭遇“踩刹车”

然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种由信贷刺激推动的经济复苏趋势是不可持续的。当局还表示,“良好开端”和“小春天”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并强烈反对通过增加杠杆来推动经济。“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

许多受访分析师表示,与前两次权威人士的采访不同,这一次高杠杆风险被多次强调,并有一个专门部分专门用于防范经济风险,这表明最高管理层对风险非常敏感和重视,第一季度信贷量的明显增加有望“踩刹车”。

事实上,自4月份以来,央行一直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间接调控信贷增长率。方正中期期货利率汇率研究员季天河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4月份,央行通过稳定短期逆回购利率、被动对冲流动性缺口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处于紧张平衡状态,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高于前期水平,并持续波动。许多企业取消发行债券,这本身就意味着一般信贷的回调。

国内信贷高增速将遭遇“踩刹车”

“央行通过‘自由放任’的短期资本市场波动影响了信贷增长率。5月,货币政策预计将进入观察期,资金将保持紧张平衡。资本利率不太可能下降,信贷和融资利率将保持在比第一季度更高的水平,但增幅不会太大。”纪天和说道。

刘东亮还表示,中国经济杠杆率快速上升是有目共睹的,经济增长对信贷的过度依赖导致债务问题日益恶化。当局反对用杠杆来推动经济,这意味着第一季度的信贷热潮已经引起了高层的警惕,可能很快会对信贷供应采取“刹车”行动。

标题:国内信贷高增速将遭遇“踩刹车”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7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