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69字,读完约6分钟
张欣是重庆富士康的员工。他负责将成品运出厂区,但在运输过程中遇到了“绕道”。张欣表示,长江中下游的货物将通过水路运输到达寸滩港和果园港,然后通过几十公里的公路运输到团结村站,然后才能连接到重庆至新欧洲线,其间需要转船两次。“虽然从工厂到团结村只有15公里左右,但短驳费高达1600至1700元每箱。”
事实上,物流的“麻烦”已经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信息日报》记者近日获悉,降低物流成本已被相关部门纳入今年工作重点,相关政策将陆续出台。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开展了深入研究,共同研究了具体方案。一方面,他们加大了费用结算力度,以有效减轻流通企业的负担;另一方面,他们推动信息化和标准化,包括扩大标准化试点的范围和种类,开展智能物流示范,以降低物流成本,促进流通领域的供应方改革。
解决物流成本问题,挤压利润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报告,2014年,中国社会物流总成本为10.6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6.6%,比1991年低7.2个百分点,但仍比美国、日本和德国高8个百分点,比全球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点左右。据业内人士估计,如果物流成本减半,经济效益将增加5万多亿元。
对此,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研究室副主任周志成在接受《经济信息日报》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企业社会物流总成本偏高,主要体现在仓储运营成本偏高和综合运输成本整体偏高。例如,仓储成本占gdp的比重高达5.8%,是美国的两倍多,而运输成本在美国的比重仅为中国的60%。
原因是周志成说大量本应通过铁路和水路运输的中长途运输由公路运输承担,这就提高了综合运输成本;此外,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缺乏有效联系,短驳、运输、装卸和配送成本相对较高。
"但物流成本高也与中国工业化的阶段特征有关."周志成认为,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较高,而第二产业带动的实体经济物流需求较高,导致整个社会物流成本较高。据估计,由于不同的产业结构,中国的物流成本比发达国家高出约2个百分点。
同时,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导致了大宗商品的长距离、大规模运输,如煤炭、铁矿石从中西部向东部的长距离运输。此外,随着沿海地区制造成本的上升,相关产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例如,电子产品的生产正从沿海向内陆转移,这增加了对中长途运输的需求。
此外,我国的生产模式仍然是过去的“大批量、小批量”模式,这种模式没有考虑实际的市场需求,其生产后的销售导致产品库存大、周转慢、库存存储和存储成本高。
因此,周志成表示,空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空间仍然很大。“从目前的角度来看,如果2010年美国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例能够达到8.3%的水平,就可以增加5万多亿元的经济效益。”
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宋泽指出,社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导致产品的生产时间和成本越来越多地被物流时间和成本所取代,物流成本在单位产品销售价格中的比重平均达到50%至70%甚至更高,成为扩大内需、增加消费的新障碍。
减负政策、组合装箱、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降低成本列为2016年五大经济任务之一,提出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在实体经济中开展降低企业成本的行动,发挥“组合拳”,并明确提出“降低物流成本,推进流通体制改革”。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获悉,降低物流成本已被列入今年相关部门的重点工作。目前,商务部等部门已展开深入研究,共同研究具体方案。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财政部等部门正在共同清理与流通企业相关的各种税费,包括通行费、入场费等不合理收费,以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另一方面,商务部将深入推进流通改革,提高流通信息化的标准化和集约化水平,这被列为商务部2016年的第一项工作。
“下一步是进一步推进物流标准化,我们目前正在研究扩大试点领域和品种范围。例如,货架、传送带、运输车辆等。也必须标准化。”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郑文告诉《经济信息日报》记者。
据了解,目前我国物流标准化试点主要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部分城市进行,以托盘标准化为切入点,试图带动仓储设施和运输设施的标准化。参与试点的企业普遍报告称,相关设施设备及相关服务标准化改进后,库存效率可提高30%以上,装卸效率提高50%以上,车辆周转效率提高一倍以上,库存周转成本降低29%以上。
此外,提高信息化水平也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措施。具体来说,包括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引导传统流通企业加快信息化转型,整合电子商务企业的业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提高流通信息化应用水平,启动智能物流配送系统建设,启动智能物流示范。
严打,深化改革,打破体制障碍
接受《经济信息日报》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降低物流成本将迎来政策密集出台的一年,预计相关政策将从年初开始陆续实施。然而,降低物流成本的根本在于加快流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据了解,商务部等部门今年的相关工作将包括加快《商品流通基本法》的立法进程,开展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和发展的综合试点工作,及时总结可以复制和推广的经验,营造合法的经营环境。在顶层设计层面,还制定了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和京津冀商贸物流发展三个规划。
郑文向《经济参考报》记者承认,目前正在进行全面流通改革试点工作。这一改革与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很大不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许多试点内容都强调‘突破’,而一些国内贸易改革试点需要在推进过程中不断探索,如如何建立创新发展机制,如何建立新的商业模式。它主要是“建设”,没有现成的东西,这取决于改革。这只是国内贸易流通改革的难点。”
“例如,如果颁布国家法律法规需要时间,能否通过地方试点项目来推动这项工作?通过地方立法促进商品流通的合法化,至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郑文说。
宋指出,深化体制改革,彻底消除流通过程中的制度成本,减轻全社会企业负担,是新时期政策设计的重中之重。“十三五”期间,核心思想和主线应是有效解决物流领域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尽可能将节能、增效、降本等任务量化分解,确保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标题:降物流成本政策将密集出台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3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