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07字,读完约8分钟
张自忠将军在墓前的子孙照片。 抱着前排孩子的人为张自忠的女儿贴廉云。 回答者的提供图
张自忠牺牲后,家人在那个牺牲地收集的石头上刻上“血石”这个字作为纪念。 现在留在军博上。 资料图
4月8日,张自忠的孙子张纪祖有爷爷张自忠的照片。 他应邀参加了台儿庄的战斗纪念活动。 新京报记者尹亚飞摄
人物略传
张廉云( 92岁)
张自忠将军的女儿曾经担任过北京市政协副主席
张庆安( 82岁)
张自忠将军的孙子是上海钢铁技术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
张纪祖( 75岁)
张自忠将军的孙子,商人
张自忠将军去世10年来,子孙们每周日举行纪念仪式,面对将军的遗像,朗读家训。 家训有三句话。 “祖先孙莫不会忘记七七七。 祖先的孙子不能忘记五一六。 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
之后虽然中断了很长时间的公开纪念活动,但是子孙们没有忘记家训,没有忘记继承祖先的精神。
今年5月16日是张自忠将军殉国75周年纪念日,在湖北宜城将军殉难地,纪念园正式公开,包括将军众多子孙在内的数万人出席了现场纪念活动。 一位将军的子孙说:“我们知道纪念张自忠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祖先,而是展示自己作为中华民族子孙的态度,有些不想承认错误的日本政治家不会忘记历史,也不会重演历史。”
“不忘七七,不忘五一六”
1940年张自忠殉国后,家里多了一个仪式。 作为长子,这个仪式由张廉珍主持,他每周日早上9点带着全家人,对着父亲的遗像,读三遍家训,沉思十分钟。 家训有三句话。 “祖先孙莫不会忘记七七七。 祖先的孙子不能忘记五一六。 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
但是,这个家族的纪念仪式在解放后结束了。 后辈们回顾说,当时把阿姨的就业放在第一位。
后辈们说的阿姨是张廉云。
张廉云在家排名第三,哥哥张廉珍,解放前在财政机关工作,后来一直住在上海,有七个孩子。 两个哥哥张廉静在去黄埔军校受训后不幸感染伤寒,1934年早逝,17岁,无子女。
她毕业于复旦大学信息系,长期从事教育、医疗等工作,退休前是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现年92岁。
担心自己会不会老了不小心说错话,老人婉言拒绝了新京报记者的采访。
“她担心自己说错话会影响爷爷的形象。 ”。 张廉云的长子车晴说,解放后,上一代几乎停止了对张自忠的纪念活动。 因为当时他们认为“从外部来看,家里有国民党军官的长辈,不是光荣的事件”。
解放后,张廉云第一次正式填写登记表时,上级领导让她在家庭出身的一栏中填写“军阀”两个字。 张廉云对家人说:“从小就唱了《打倒列强,除了军阀》的歌,现在父亲也加入了军阀行列。”
但是作为共产主义者,张廉云服从了组织的决定。
张廉云这一代人虽然很谨慎,但没能摆脱“文革”。 其间,张廉珍的家被抄写了四次,高血压的他没有越过“文革”,于1968年去世。 张廉云也剃了阴阳头游览了街道。
据车晴介绍,直到1980年,湖北宜城首先开始了纪念张自忠的活动,母亲接受了朋友的建议,为奶爷申请了烈士的说明书。 她开始表现出被压抑了30多年的杂七杂八的感情。
收到烈士的说明书后,张廉云向北京市委统一战部提出申请,改变自己的家庭出身时,她还有点慌,她慎重地问车晴,“家庭出身怎么写?”
“我不以祖父为耻”
祖父殉国时,张庆安才七岁。 关于那一年,我对张庆安没有什么记忆。
“祖父很少回家,所以经常一年回去一次,带我在院子里玩一会儿。 ”祖父的死,对7岁的张庆安来说,最大的变化不是每周日参加纪念仪式,而是随着这个仪式,他慢慢成长,祖父的精神也慢慢理解。
“解放前,父亲跟我们说了祖父的事。 我坚决认为祖父是应该被历史记住的人。 ”张庆安说,解放后,父亲们对祖父的纪念停止了,但他和兄弟们用自己的方法静静地保留着祖父的记忆。
张庆安兄弟的名字也与祖父的命运密切相关。
张廉珍有七个孩子,庆宜、庆安、庆隆、纪祖、庆范、庆成、庆新。 张庆安出生时赶上了长城的会战,但家人希望张自忠能从战场上平安回来,所以取名为庆安。 张纪祖出生于1940年。 那一年,祖父殉教了。 家人记得祖父,想取名纪祖。
1970年,在上海的张庆安收到了七叔祖张自明的信,要求张庆安迅速到达北京。
张自忠是最密切的兄弟,张自忠牺牲后,一直在整理张自忠的历史资料。 1943年,他访问了张自忠牺牲的宜城长山,在老乡的带领下找到了张自忠牺牲的地方,捡起了两颗石头,打磨完毕后,刻上了“血石”这个字作为纪念。
当时张不言自明,他在东四十条住宅被没收,自己住在不足二十平米的小房子里。
张庆安赶到小屋后,张匆匆从角落里拿出旧行李箱,“这是你祖父的材料。 现在只有你继承,拿着它,今晚离开北京。 ”。
那天晚上,张庆安踩着结冰的路面,紧紧抱着那个行李箱向车站走去。
他想起当时列车上到处都是来北京串联的红卫兵,中途抱着行李箱,不敢和周围的乘客说话,不敢和别人对视。
那个时期,张庆安和兄弟们没有放弃纪念祖先。
张庆成当时在成都,离重庆很近。 1967年,出差时,他偷偷去张自忠的坟墓,看到祖父的墓碑被推倒,靠在香台上,坟墓周围长着荒草。 张庆成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几个兄弟。 张庆安知道了这件事,找到了去重庆的机会,第一次跪在祖父的墓前,哭了很久。 我记得“害怕被人听见,声音很小”。 那哭声像一连串的咳嗽声。
“根据这个经验,几个兄弟出国了”张庆安说。 几个兄弟中,老三加入了美国军籍,老五在纽约也是终身教授,老七老四当了老板,“我们无愧于祖父”。
20世纪80年代,张庆安把当年从七叔叔手中收到的珍贵史料全部捐给了军事博物馆。
希望子孙传达祖先的精神
作为张庆安的长子,张雷是将军曾孙一代中最早接触哪些宝贵史料的后辈?
他14岁时,父亲张庆安拿出两块刻字的石头给他看,写了《血石》。
张雷当时不知道这两块石头代表什么。 父亲只是因为说“这两块石头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是抗战的大人物”。
父亲张庆安没有告诉他这个英雄是谁,没有说这个英雄是哪一代人,自己应该叫什么。 赶紧神秘地被张雷看了一眼,走了。
“父亲怕我们出去说,家里遭殃。 ”张雷说。 改革开放后,父亲拿出了更多的资料,这时他知道了父亲说的伟大英雄是自己的曾祖父。 当时曾祖父之所以觉得伟大,是因为毛主席给他写了题辞。
在将军曾孙的世代中,张雷是最年长的,“我们和普通人一样,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生活,用自己的方法纪念祖先。 ”。
1988年,张雷前往美国,担任2008年前回国的外资企业技术负责人。
美国20年来,张雷说自己成为了“民族主义者”:一看到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就拍桌子。
张雷的兄弟张从越创立了两个名为张自忠的网站。 访问者很少,但我认为张雷是对自己这一代历史的态度。
张雷说:“我们纪念张自忠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祖先,而是表明自己作为中华民族子孙的态度,有些不想犯错误的日本政治家知道忘记历史,不重演历史。”
5月初,张雷和父亲张庆安等亲属接受湖北宜城的邀请,参加了纪念张自忠将军的活动。
5月16日,张自忠将军殉难纪念日当天,活动如期举行,约2万名群众自愿前来,包括张庆安、车晴、张雷等将军的子孙再次聚集。
“政府和平民都没有忘记祖父。 我们不能忘记更多。 希望子孙能继承祖父的精神”张庆安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人民缅怀抗日烈士时,将祖父的精神完美地传达给子孙。
现在他已经过了古稀,记忆力越来越差,讲了很多关于祖父的故事,他也不完全。 他考虑到20世纪80年代捐赠给军事博物馆的资料,想“关于祖父的资料,我想留给子孙”。
最近,张庆安给军事博物馆写了两封信,希望从军事博物馆复印祖父的资料,留给子孙。
张雷寄了父亲的信,但一直没有回信,在父亲心里说“很辛苦”。
标题:“抗日名将张自忠后人:纪念先祖不是为炫耀”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18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