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97字,读完约5分钟
原标题:济南一日三人捐赠造血干细胞
53岁的郭春霞正在捐赠造血干细胞。 本报记者王小蒙表示:“作为外科医生,平时在手术台上救人,但这次的捐款不同。 因为只有我才能救他”。 1月16日上午,寿光市侯镇中心医院的医生常春晓在山东省立医院捐赠了200毫升造血干细胞,但因为不够,第二天又捐赠了200毫升。 这天,省城有3人捐赠了造血干细胞,年龄最高的53岁。
本报记者王小蒙
一周前父母同意了
1月16日上午8点半,在山东省立医院血液科采集室,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常春晓躺在床上。 医务人员把两根管子连接在他的胳膊上,造血干细胞就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慢慢流入血袋。
“今天先捐200毫升,明天再捐。 ”常春晓今年37岁,他和妻子在寿光市侯镇中心医院当医生,常春晓在外科,妻子张素华在妇产科。
年前后,常春晓在单位组织造血干细胞血液样本捐赠活动中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志愿者。 “当时有很多同事参加。 我是第二个配型成功的捐助者。 ”。 作为医生,我知道造血干细胞的配型非常困难。 今年7月,他收到了市红十字会员工首次分配成功的消息,一时非常兴奋。
“知道自己能救人我真的很高兴”常春晓说,因为能救人命,他毫不犹豫地答应捐款。 一周后,常春晓又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血样,进行了高分辨率检查,各项指标均显示正常,与该患者配型完全成功。 "平时不抽烟,捐款前两周,有意识地戒酒了. "
常春晓第一时间向妻子传达成功的消息,得到了她的支持。 但是,在老家务农的父母知道后,强烈反对。 常春晓说,为了得到父母的同意,他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这方面的知识,经过四五次信息表达,在来济南前一周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这次救人和以前不一样了
“自从知道配型成功后,我就害怕体重达不到标准,所以没能救他。 幸好体检没关系。 ’常春晓身高1.65米,体重50公斤左右,很瘦,但体质还不错。 山东省红十字会的员工赵娜说,他的体重刚达到。
据说接受捐款的人比常春晓小两岁,体重重40斤。 捐赠20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是不够的,因此1月17日常春晓将再捐赠200毫升。 “中午12点多捐款结束后给父母打电话,他们说支持我再捐款一次,救人的话就救人到最后。 ”。
作为医生,常春晓认为救死扶伤是他的本分,不认为自己做了多么棒的事。 他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概率很低,能拯救身体的生命,他还认为他很幸运。
常春晓说,作为外科医生,虽然在手术台上也救人,但是捐款和平时的工作不同,变成了救人的形式。 “只有我能救他,所以我可以说是他的唯一。 ”幸运的是,常春晓第二次捐赠造血干细胞,正好是捐赠者的生日。 在他看来,我认为这是给捐助者最好的生日礼物。
“去捐款的事件我没有出声,但被同事、朋友知道了,大家都说我好,7岁的儿子不太清楚,但说佩服我。 ”。 常春晓认为自己这一点小力量能拯救身体的生命,非常有意义。
53岁的捐赠者跨海救人
1月16日,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和济南军区总医院,各有一名志愿者捐赠了造血干细胞。 今年53岁的捐助者郭春霞来自东营,是当天3名捐助者中年龄最高的。 另一位捐助者是来自德克萨斯的29岁美术教师杜新勇,当时母亲死于白血病后,他被注册为志愿者,希望靠自己的力量拯救生命。
“通常捐赠者的年龄从18岁到45岁,造血干细胞的血液样本留到55岁,但50岁以上的捐赠者很少”赵娜接替了山东省红会造血干细胞的事业,说这是她遇到的省内年龄最高的捐赠者。
“幸好身体很好,所以9月得知配药成功,准备捐款”郭春霞的捐款对象是远离美国的中年女性。 年龄比她小,但比她重二十斤。 因此,郭春霞也需要捐款两次。
“你总是在准备捐款啊。 多吃点补身体。 我可能感冒了,雾散不了。 即使以前就戴口罩也要去训练。 ”郭春霞说,得知配型成功后,丈夫每周给她煮一次骨头汤,姐姐每隔一定时间炖一次乌鸡。 我还吃了很多补血的胶和枣。
郭春霞捐赠造血干细胞的过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 美国方面的审查比较慎重,所以前后发送了两次写有密密问题的问卷,七八页的问卷被铺在一个地方,一周内就填写好了。 “我的眼睛有点模糊,丈夫让我回答。 我担心会不会认错捐款。 ”。
本文中包含的复印件、照片、音视频资料,除非版权是齐鲁晚报的全部,未经任何媒体或个人授权,否则不得转载,违者依法追究责任。
如果我们回到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本质,为民众申诉服务的所有行为其实可以说是政府职能的继续。 面对新兴事物,政府的第一反应不应该是警戒、拒绝或警戒,应该迅速分解其优缺点,并避免短时间融入整个社会运营系统,满足民众的诉求。
有些领导人喜欢读书,有些人喜欢龙,有些人喜欢读书,有些人不喜欢。
标题:【要闻】济南一天三人捐献造血干细胞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15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