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76字,读完约6分钟
王春燕
在中国制造业从生产向服务转变、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转变、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时期,不仅要重新启动大规模、高速、无差别机械生产时代逐渐缺失的传统工艺,而且要与时俱进,强调工艺的创新内涵。只有大国工匠不断创新,制造业才能适应现阶段供求新常态,满足消费者日益个性化、多样化和高层次的需求。
经过仔细研究,“工匠精神”的创新要素渗透到工艺、工艺系统和工艺文化中,这意味着培育“工匠精神”来支撑制造力量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在工具层面激发创新,还要在制度和文化层面引导创新。正是这三重创新使得“工匠精神”不再停留在精神呼唤和口号宣传的层面,而是可以有效地与中国制造业联系起来。让“工匠精神”从顶层设计转变为具体的微观激励政策,激发和形成工匠习惯,外化工匠习惯形成工匠制度,升华工匠制度形成工匠文化,将工匠文化融入民族血脉,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标签。
工匠精神与技术创新
在传统观念中,工匠是一种重复机械工作的工人,发明和创新总是与高科技工人密切相关。事实上,这是对工匠的误解和对创新的误判。大多数技术创新不是从零到一的颠覆性创新,而是从99.9%到99.99%的持续创新。技术进步的连续性比不连续性强得多,继承性比革命强得多,就像生物体的生命进化一样。技术革命实际上是技术进步的“涌现”阶段,是在长期的创造过程中由技术积累引起的重大突破。也就是说,即使是颠覆性的创新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它还要求设计和R&D人员不断学习和思考产品,并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实现技术和工艺的改进,从每一个工艺环节的创新到每一个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中国制造业创新的最大障碍不在于资源要素投入不足,而在于缺乏培养大国工匠的敬业、精益求精的制度和文化土壤。
工匠精神与制度创新
“工匠精神”不是天生的,它的形成是一系列有效而稳定的制度安排的结果。德国、日本等制造大国所推崇的“工匠精神”背后,其实是一整套工匠制度,体现在职业教育制度、市场准入标准、质量监督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各个方面。鼓励企业家勇于冒险,不断创新,奖励坚持不懈、兢兢业业、追求完美的工匠,惩罚违法违规者,是不可或缺的。只有用规章制度来引导工匠的习惯,然后将工匠的习惯升华为“工匠精神”,才能重建“工匠精神”。中国在制造精度和产品质量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一些核心基础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关键基础材料严重依赖进口。表面上看,是工匠技术的缺乏,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相应的工匠制度的缺乏。这只是重新审视“工匠精神”的开始。有必要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重塑中国的“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家创新,培养合格的工匠。只有完善相应的制度安排,“工匠精神”才能不成为口号和宣传,真正成为民族习惯,融入民族血脉,成为民族精神。
工匠精神与文化创新
重建“工匠精神”需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分为正式制度(法律、章程等)。)和非正式制度(行为规范、道德、习俗)。制造强国的发展史表明,非正式制度的文化传统在“工匠精神”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葛和认为,在德国制造业的四个基本特征(耐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精确性)背后,有六种德国制造文化:专注精神、标准化、严谨性、完美主义、有序主义和厚重精神。这些文化传统根植于德意志民族严谨而理性的民族性格之中。中国产品之间的差距,甚至是纺织品和欧美产品等传统优势产品的差距,根源在于产品文化内涵的差异。产品必须精致雅致到极致。虽然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产品性能,但文化是随着时间慢慢积累的,它可以提高产品质量,积累品牌效应。因此,中国制造业需要走向世界,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有必要培养有文化的工匠,制造有文化的产品。海尔总裁张瑞敏曾经指出:“名牌也应该代表先进文化的方向。如果是名牌,就必须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为名牌是其创造者素质的外化,或者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素质的外化。只有员工素质高,才能创造名牌。”显然,有必要进行文化创新,甚至改变民族习惯,培养熟练的工匠,这需要宏观(国家层面)、中观(社会层面)和微观(企业和个人层面)的协同创新。
三重创新与中国制造业发展
以工匠技术、工匠制度和工匠文化的三重创新为起点,“工匠精神”已经从虚幻的精神层面下降到推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实质层面。就“工匠精神”而言,三重创新也是一种进步关系。“工匠精神”来源于文化,生长于制度,依赖于工匠技术,而制成品是工匠技术的物质载体。与工匠制度和文化相比,工匠技术是反映“工匠精神”的最表面的因素。一般来说,“工匠精神”的缺失直接表现为技术创新不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工匠制度。就三重创新与中国制造业的关系而言,技术进步在制造业的早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成熟的制造技术逐渐普及,制度和文化的作用日益突出,“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有必要建立和完善两大体系来培育新时代的“工匠精神”(爱基地、净值和信息)。
首先,进行一系列的系统设计,构建一个由“工匠精神”发展起来的制度体系。首先,我们必须加快建立新型的政治和商业关系,使企业家能够回到他们最初的意图,提供面向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其次,要尽快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改变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补充的现状。第三,要建立有利于“匠精神”形成的法律体系和规范体系,严格监督和规范市场运行秩序;最后,要加强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工匠们真正感受到“有价值就有收入”。第二,在社会中牢固树立由“工匠精神”孕育的文化价值体系。首先,必须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提高工匠的社会地位;其次,我们必须建立一种支持“工匠精神”的管理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培养严谨认真的工匠习惯;第三,鼓励消费者追求“精”、“美”、“质”、“优”的消费文化,迫使企业形成“匠精神”。
(作者:国家行政学院经济教学与研究系)
标题:“工匠精神”与中国制造的三重创新关联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12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