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54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彭博(Bloomberg)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6年第二至第四季度,煤炭、金属和矿业这两个产能过剩行业的公司债券累计到期金额超过7600亿元人民币,创下最高纪录。事实上,随着供应方改革的发展,债务违约风险越来越集中在产能过剩的行业。
最近,彭博(Bloomberg)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6年第二至第四季度,煤炭、金属和矿业这两个产能过剩行业的公司债券累计到期金额超过7600亿元人民币,创下最高纪录。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4%。同时,整体债券市场的到期规模也将在今年攀升至峰值,从本季度开始将连续三个季度面临最高的到期规模,总额为4.12万亿元,同比增长23%。
事实上,随着供应方改革的发展,债务违约风险越来越集中在产能过剩的行业。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过去一个月,集中在钢铁和煤炭行业的违约事件包括中煤集团山西华英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华英)和东北特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北特钢)。两家公司的违约;目前,构成实质性违约的债务包括山西华宇cp00l、东北特钢cp001、15东方特钢scp001和13东方特钢mtn2。但“15华英cp00l”已于4月13日支付;此外,中铁物资有限公司9笔总额168亿元的债务被宣布停牌。
违约的恶性循环
海通证券(Haitong Securities)分析师蒋超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频繁的信贷违约将推高信贷息差,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容易,下降难。违约风险的增加将推高企业借新还旧的成本,或导致再融资受阻,甚至可能形成“违约风险增加—再融资受阻—经济下滑—违约风险进一步增加”的恶性循环。
自2014年3月以来,首只违约的国内企业债券“11超日债券”引爆了债券市场。目前,包括超短期融资券和短期融资券在内的25个主要债券品种发生了重大违约,涉及16家发行方,其中11家债券自2016年以来发生了违约,违约现象迅速扩大。
“债券市场的信贷风险继续发酵,并开始在本地释放,违约已进入一个频繁发生的时期。”中国程心国际评级有限公司认为,“在供方改革和去产能实质性推进的背景下,后续仍需关注产能过剩行业风险和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风险。此外,短期债务偿还风险和企业赎回危机还需要特别关注存续债务偿还风险和违约风险水平大幅降低且存续债券即将到期的主体。”
投资者不必是“草和士兵”
然而,债券市场上密集的违约事件可能不会造成蝴蝶效应。
九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在接受《国家商报》采访时表示,投资者需要理性看待债券违约事件。债券违约在正常市场中必然会发生,但投资者以前从未面对过当前市场,这加剧了恐慌。
“从债券发行的角度来看,2010年以后,中国的债券市场是通过大规模发行债券发展起来的,当时的债券发行周期基本上是五年,现在是到期的高峰期。”邓海清说:“事实上,无论哪一个行业,现在的情况都是一样的,到期的债务已经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就彭博的数据而言,如果进行正面比较,我认为这没有任何意义,只是火上浇油。”
值得注意的是,本月21日,央行发布了《关于支持钢铁煤炭行业解决产能、实现发展困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企业债务重组,通过对符合政策、有一定偿债能力的钢铁、煤炭企业实施调整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等债务重组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对符合条件的钢煤分流人员,要进一步提高就业和创业金融服务水平,鼓励金融机构按照政策规定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同时,《意见》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综合运用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手段,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和银行不良资产,加快不良贷款核销和批量转移,坚决遏制企业恶意逃废债务。对于企业债务重组、不良资产处置等重大问题,要加强沟通、协调与合作,共同研究解决,完善风险应对预案,防止单个行业和企业风险演变为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
随着监管政策的深化,目前债券市场的“动荡”可能会得到解决。
邓海清表示,目前市场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消除恐慌。因为一旦恐慌蔓延,它将导致市场萧条。信用风险和违约风险可能导致银行积极收缩债券配置,引发债券去杠杆化的连锁反应。即使中国债券市场违约超过十几个订单,就违约总额而言,也远低于其他国家的违约水平。因此,这种情况更有可能引起恐慌,而不会造成实际损失。
标题:产能过剩行业债券违约频发 专家称仍远低于其他国家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7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