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46字,读完约4分钟

[在周其仁看来,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快速发展。一大因素是通过改革降低制度成本;然而,目前,系统成本在快速降低后再次上升。]

在今年的中国发展论坛上,“供应方”改革成为讨论的热点。

3月19日,在“聚焦供给侧结构改革”分会上,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供给侧改革的看法,以及当前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供给侧改革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纽约大学教授迈克尔斯潘塞表示,未来10年的主要改革将是供应方面的,尤其是在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李阳说,在进行供给侧改革之前,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供给侧改革或供给侧结构调整”。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认为,改革需要降低系统成本,否则,即使市场主体看到市场机会并想做出反应,关键要素也不到位,反应将非常缓慢。

自去年11月以来,“供应方改革”已成为高层演讲中的一个高频词。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和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两次强调“要加强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努力推进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

“在进行供给方改革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是供给方改革或供给方结构调整。”李阳说道。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强调,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发挥更大作用。李阳认为,这是供应方改革的核心。

但是,在他看来,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市场还没有发挥出很好的作用,市场主体还没有能够积极有效地从事生产,政府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很强的作用。

周其仁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中国在改革中遇到的一些障碍。在他看来,中国的经济改革迫切需要降低制度成本。

在周其仁看来,中国经济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快速发展。一大因素在于通过改革降低制度成本;然而,目前,系统成本在快速降低后再次上升。制度成本主要指法定成本、法定运营成本、市场参与者应对潜在机会的成本以及市场获取关键要素的成本。

例如,在过去的高速发展中,税收增长快于工资总额。虽然许多市场成本在经济增长下滑的情况下正在下降,但如果系统成本不下降,也许“许多企业在市场成本下降到它能够支持的水平之前,将无法支持它。”

更重要的是,调整制度成本会涉及一系列问题,例如,政府的财政收入会减少,所以减税必须伴随着政府的支出减少,否则从长远来看,它将成为国民经济失衡的根源。

周其仁还表示,许多不当的价格机制使得市场参与者应对市场机遇的成本过高。以医疗服务行业为例,要调动更多的医疗服务资源,增加供给,不仅要增加医院,还要采取切实措施,让人们愿意学医、行医、增加医疗服务。

此外,当市场参与者对市场机会做出反应时,获得关键要素的成本仍然过高。以房地产业为例,“仅仅用货币政策来调节房价是不够的。”如果有购买力而没有土地分配,就会出现尴尬的局面。”

他说,他之前在深圳调查过,发现虽然房价在疯狂上涨,但大量土地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空的那些工厂能不能变成住宅用地,增加住房供应?"

“这些成本不会降下来。即使市场参与者看到了市场机会,并希望做出回应,但关键因素还没有到位,回应将非常缓慢。”周其仁说。

迈克尔斯潘塞说:“对于中国的政策制定者来说,必须看到的是,许多改革已经开始。例如,服务业也得到了一些政策支持。现在成立公司可能更容易,小微企业也更容易生存。然而,有些外部需求是无法控制的。这不是中国的责任,但它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中国的经济。”他说,从这个角度看,供应方改革和需求方改革是不可分割的。

供给侧改革核心: 发挥市场更多作用

此外,还有投资的另一个方面,因为大多数国家现在对公共或私营部门的投资都不够,包括对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投资,不仅是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还有对人力资源、研究、知识、技术等的投资。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芳认为,供给方面的结构性改革是要看我们如何从经济增长的角度解决问题。具体来说,总劳动力不可能增加,可以调整的是劳动参与率,这是一个起点。其次,通过调整生育政策和提高生育水平,他认为未来人口领域仍有改进的余地。第三,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培育人力资本。第四,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全要素生产率。“过去,我们强调新型城镇化在需求方面的作用,但我们应该看到,它在供给方面可能更为重要。”

标题:供给侧改革核心: 发挥市场更多作用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5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