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5字,读完约3分钟
日本银行在2016年初推出的“负利率政策”于16日生效。作为日本央行多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延续,推出“负利率”这一极其宽松的货币刺激措施,一般被市场视为“失败”,恐怕也将与前几轮货币刺激措施一样难以实现预期目标,不会促进内生经济增长势头的形成。
为应对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后的经济衰退,2001年3月19日,日本银行率先在全球范围内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此后,日本央行多次实施不同规模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措施。但是从2001年到现在,日本经济的表现远远不能令人满意。虽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帮助日本基本解决了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后的巨额坏账问题,促进了经济低速增长,但并不能真正促进内生增长势头的形成。在经历了2003年至2007年约2%的复苏增长后,日本经济再次陷入危机。日本经济在2008年收缩了1%,在2009年收缩了5.5%。即使在那之后,日本经济在六年内经历了六次连续衰退,安倍经济学基本上是不可持续的。2015年第四季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以每年1.4%的速度下降,私人消费的下降是国内生产总值下降超过预期的主要原因。尽管日本在今年1月出人意料地宣布推出“负利率”政策,但“负利率”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居民的利息收入和收入预期,这很可能会降低边际消费倾向,进而影响消费需求。因此,这种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仍然无助于日本的经济复苏。
从其他国家的实践来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得大量基金追逐高风险资产,导致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上涨,但实体经济的表现并没有达到预期。2015年7月,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较2009年3月上涨了约180%,而德国dax指数上涨了约200%,而实体经济仍表现不佳,尤其是低利率和零利率环境损害了银行运营的稳定性。最近国际金融市场对德意志银行可能成为下一个雷曼时刻的担忧,充分反映了金融市场对该银行业绩和运营稳定性的担忧。2015年1月22日,欧洲央行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欧元区国家消费者信心指数全年持续恶化,企业家信心不强。经过四轮量化宽松政策,美国经济虽然复苏并率先回到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轨道,但主要归功于科技创新的力量、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以及制造业的振兴。
总体而言,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为特征的货币刺激政策显著推高了高风险金融资产的价格,显著推迟了经济结构改革的进程,极大地增加了形成内生经济增长势头的难度。2016年初,全球金融动荡导致全球主要股指大幅下跌,反映出金融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黯淡的担忧。可以看出,货币刺激不能取代结构性改革措施。如果政府不致力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是过度依赖货币刺激,那么它们很可能会陷入日本“经济刺激短期复苏-再次衰退-货币刺激过重”的无限循环。
归根结底,经济增长取决于科学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长期持续依赖货币刺激经济并不能真正让经济走出困境。从日本经济治理政策的得失来看,只有加快结构性改革,促进供给方因素的优化组合,大力推进社会企业家精神和创新,中国才能真正实现持续稳定的宏观经济增长。
标题:“负利率”恐无助日本复苏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4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