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7字,读完约4分钟
广东的工业系统正在更新,以创造一个升级版的“广东制造”
本报记者戴见习记者广州报道
装配线上的年轻男女一直被视为“广东制造”的典型代表。随着行业的调整和升级,他们的新工作有望成为工业机器人的操作员。
广东省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提出,广东应在“十三五”期间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型产业体系”。这一“新体系”将聚焦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塑全球竞争力
装配线上的熟练工人,被调到控制机器人设备的工程师。这种转变正在发生。
在广东省珠海市,格力集团将机器人产业视为未来的“第二条轨道”,并正在推进家电生产线自动化和“机器替代”。越来越多的技术工人在经过格力学院的再培训后成为了操作高端设备的工程师。
这是一度被称为“全球工厂”的广东的一个缩影,当全球制造业版图被深度调整时,其产业体系也随之更新。
在重塑竞争力的过程中,广东将战略重点放在三大产业上,即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给上述装配线工人带来好处的是,广东省省长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这三个行业进行了阐述。
具体而言,在制造业方面,广东将加快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发展“工作机”装备制造业;加快高端数控机床、机器人等智能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培育和壮大一批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实施机器人示范应用计划。
服务业方面,将实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计划,围绕先进制造业发展R&D设计、信息服务、供应链服务、股权交易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价值链延伸。
在新兴产业方面,广东将推进新一代显示技术等六大产业区域集聚试点发展,培育3d打印、可穿戴设备等新兴产业。
“广东制造”升级版
从技术工人到工程师的道路并不简单。以先进制造业的机器人产业为例。在广东,机器人被用于汽车制造、计算机、电子制造、橡胶、塑料制品、电机等行业。然而,技术工人能否迎来“人机合作”时代,取决于工业机器人在工程中的普及速度。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赖天生在出席广东省人大新闻发布会时表示,广东省机器人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技术问题,核心部件尚未完全解决。目前,机器人减速器、伺服电机和驱动器的技术瓶颈已经突破,但质量不是很稳定。在这方面,广东已经建立了三个机器人制造研究所,组织了15个关键企业进行关键突破,并建立了机器人联盟来解决关键的科学问题。
赖天生认为,未来三年,广东对机器人的需求将达到5万台左右,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但是,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就会出现产能过剩。因此,政府将培育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并通过评选和竞争,优先支持约15家龙头企业。此外,三个智能制造研究所将密切关注科学研究,实现技术突破。
广东省人大代表、珠海市市长蒋凌表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必须把企业技术改造与化解产能过剩结合起来。通过技术改造,企业可以生产更多适应市场的产品,进一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包括产品的质量和效率。事实上,它们也实现了供应方结构改革的目标。
“从珠海这两年的情况来看,企业投资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很高。去年,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了50%,而前一年几乎增长了100%。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在佛山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广东要以“加、减、乘、除”为重点,优化存量,引导增量,积极减量,打造“广东制造”升级版。
(编者:胡新新,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daicc @ 21jingji,duhy @ 21jingji,huxx @ 21jingji)
标题:广东产业体系更新 打造“广东制造”升级版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4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