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61字,读完约6分钟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外商投资环境的改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中资企业的国际化进程逐步加快,“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进一步整合和协调。根据9月下旬发布的《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连续13年实现快速增长,达到创纪录的1456.7亿美元,占全球流量份额的9.9%,仅次于美国(2999.6亿美元),首次位居世界第二,超过同期中国实际利用外资(1356亿美元)。
从半全球化到完全全球化的转变
尽管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中资企业的国际化和全球化仍处于起步阶段。参照罗兰·贝格对全球企业的定义和分类,中国企业在经历了本土化和简单出口阶段后,仍处于半全球化和完全全球化并存的过渡时期。半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获取资源和市场,而获取全球综合竞争力的目标标志着进入一个完全全球化的时代。
在从“全球化战略”、“全球化智慧”和“全球化实施”三个方面评价了企业的全球化能力后,罗兰·贝格认为,2003年后,中国企业开始进入半全球化阶段,通过扩大海外代理出口和获取资源来满足企业对资源和市场的需求;2009年以来,中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了技术、产品、人力、金融等资源,实现了提高全球竞争力的目标,并开始逐步走向完全全球化阶段。未来,中资企业将处于半全球化和完全全球化的过渡时期。
海外M&A是目前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自2004年以来,中国企业对海外M&A的热情持续升温,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为35%,交易量复合年增长率为9.5%。2014年,中国企业在M&A投资62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规模达554.2亿美元,M&A交易460笔。以下原因导致了近年来海外并购的热。一方面,相对宽松的政策、充裕的现金储备和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中资企业向国外先进企业学习技术和经验的热情;另一方面,随着危机后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和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中资企业逐渐在全球合作中占据主动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企业逐渐将高端技术和全球品牌作为海外并购的重要目标,国有企业主导的资源驱动型海外并购逐渐转变为市场驱动型和核心技术驱动型。中资企业不仅希望通过国际化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占领市场,还希望获得国外先进的技术、品牌和管理经验。
目前,中资企业国际化的目的主要集中在资源获取和海外市场竞争上。未来,中资企业在海外并购时,应考虑采用更丰富的价值创造模式,重新发现中资企业相对于外资企业的竞争优势(Aiji、净值和信息)。具体来说,中资企业国际化在短期内的主要价值在于充分体现国内市场的规模优势,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降低单位成本。然而,从中期来看,中资企业可以通过全球布局提高R&D效率、降低产品R&D成本、优化供应链成本等。,并尽快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金融业的国际化将与企业的国际化相互促进
从欧美海外投资的历史可以看出,各国的金融政策在促进外国投资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中国银行(601988,BUY)行业目前还没有国际化,海外机构数量少,M&A融资业务与国际一流业务仍有差距,难以满足民营企业走出去的融资需求。201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也导致中资企业对外投资的汇率风险加大。
从目前来看,中国金融业需要紧跟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步伐,从各个层面支持中资企业国际化;充分发挥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的独特优势,综合利用在岸和离岸金融服务优势,把握中资企业在不同国际化阶段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金融服务需求,提供相应的配套金融服务。
第一,充分发挥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的独特优势。
长期以来,香港以其特殊的地理优势和自由化、国际化的投资环境,成为中国内地与外国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将面临许多风险,包括法律和政治方面、税收、金融和知识产权,而香港是中国企业管理这些风险的风险管理中心。
以M&A外商投资活动为例,许多中资企业在参与交易量大的M&A项目时,资金实力有限,必须通过多渠道融资完成M&A工作。香港市场的融资渠道是多元化的。如果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利用上市平台支持M&A活动会更方便。
其次,以金融全球化推动企业国际化。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进程将经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引进外资,办理外币存贷款业务和国际结算业务;第二阶段是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通过募集资金、融资、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国际银团贷款等方式,提高外币资产在其总资产中的比重;最后一个阶段是跨国银行阶段,其特点是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分支机构、庞大的客户群和广泛的营销网络。
近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取得了快速进展。然而,与企业国际化带来的金融服务需求相比,中资银行在本地经营能力、金融产品线和全球竞争力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首先,中资商业银行海外业务比重较低,海外业务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香港、澳门等亚太地区。其次,与大型国际跨国银行相比,中国银行海外分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限;海外分行仍专注于存贷款业务、国际贸易结算、国际结算等业务,很少涉及投资银行业务和创新业务。根据姜海熙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水平的国际比较》一文中的测算,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水平落后于外国商业银行,但国际化水平总体上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国际化水平的提升也在逐步加快。
随着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国银行业在本地市场的业务竞争加剧,海外市场提供了新的业务增长点。近年来,一些中资银行在海外市场的利润增速已开始明显快于在岸市场。此外,国有银行积极推进业务国际化,可以更方便地学习外国银行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从而提高其综合竞争力。
一方面,全球商业银行可以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走出去”企业的信贷支持,拓展“走出去”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保险体系,为“走出去”企业提供风险保障;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充分利用其在世界各地分支机构的网络信息优势,为国际企业提供信用咨询、投资风险和收益分析、市场行情等金融服务。,从而降低企业信息成本,解决企业信息低效问题。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应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海外战略,并积极稳妥地实施。首先,在不断满足中资企业客户国际需求的同时,服务目标逐步扩展到大型跨国公司和海外优质客户。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我们可以利用客户资源拓展国际业务,通过全球资产配置规避系统性风险,提高整体国际运营水平。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长期积累的金融实力、国内客户关系、品牌影响力等资源,充分发挥境内外业务联动优势,加强境内外信息沟通和资源整合,进一步提升海外业务竞争实力。
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国际化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新的动力。在此过程中,我们积极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跨境信贷和投资支付结算,灵活操作成熟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工具,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体系,更好地帮助进出口企业和跨境投资机构管理市场风险。
标题:中资企业国际化状况与金融支持路径规划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11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