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7字,读完约3分钟
衡量一个经济体的发展是否在金融和实体之间协调以及经济结构是否合理的指标有很多,如货币量与国内生产总值(gdp)、资产价格等之间的关系。,而“金融业增加值与gdp之比”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尚未被重视的指标。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5%,而今年上半年刚刚发布的数据上升至9.2%。近年来,中国的经济赌博趋势明显,而“现货交易”和地方交易所等灰色和黑色交易的规模令人惊叹。尚不清楚这些交易是否已经全部清点完毕。如果统计数据不充分,公布的数据就被低估了。从纵向来看,这一指标在2007年之前一直徘徊在5%左右,自2008年以来逐渐上升。相比之下,英国和美国分别只有约8%和7%,日本和欧洲甚至不到5%。不知不觉中,中国在这一指标上轻松实现了“赶超英国,赶超美国”,在大型经济体中排名第一。
Gdp是国民经济中所有行业增加值的总和。因此,这个指数的含义很简单。它显示了整个社会有多少资源和回报流向了金融业。金融业是服务业,不能脱离实体经济独立发展。对于其他行业,它充当润滑剂。如果润滑剂不足,机器将运转不良并磨损。如果润滑剂过多,会导致打滑和空转向。因此,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有害的。美国、日本和欧洲都是发达经济体,并不缺乏金融发展,因此它们的数据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在发达国家中,英美金融业为其他国家提供服务的比例很高,这是可以理解的。日本和欧洲主要为本国服务,该指数一般在5%左右。因此,从横向比较的角度来看,中国金融业如此高的比重是实体与金融业发展不平衡和经济结构异常的有力例证。
2012年,央行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将这一目标保持在5%左右,应该说是合理的。数据明显高于5%,不仅表明金融业发展异常,而且容易导致误导,给人以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发展良好、产业结构先进的错觉,从而掩盖了教育、科技、医疗等不发达的事实。
中国金融业的非正常发展部分是近年来金融自由化的结果。金融自由化本身没有错,但我们应该把握机遇和节奏,不要把它当作解决经济困难的手段。正如一台机器有机械故障一样,拼命添加润滑油也不能增加这台机器的功率。当日本和其他国家进行金融自由化时,这一指数也明显上升,但随后爆发了一场危机。金融业畸形发展的另一个原因是畸形的金融崇拜文化。邓小平曾经说过,应该振兴所有的金融活动,这是在金融严重不发达的环境下做出的判断。然而,许多政府官员刻舟求剑,逐渐形成了一种拜金文化。各地争相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扶持金融业,甚至对一些灰色和黑色金融行为视而不见。从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西部一些省份不仅金融业发展迅速,而且在比重指标上也名列前茅,这确实发人深省。
标题:中国金融业“超英赶美”凸显经济结构严重畸形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10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