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9字,读完约4分钟
新药研发领域存在泡沫吗?在第八届中国医药(600056,BUY)企业家年会暨2016医药产业创新论坛上,《商业日报》记者注意到,包括碧康集团总裁项兴富、康哲药业董事长林刚在内的许多企业家对此不置可否,有些人甚至认为,“这要看你能否踩上泡沫”。
“中国目前的医疗行业需要一个泡沫。”在这种观点下,企业家乐于与资本互动,但如果创新完全被资本的推动所控制,林刚对此表示担忧,“我非常担心看到死亡。”
在专业投资机构看来,创新型药物投资者的角色应该从“杀兔子”逐渐过渡到“种庄稼”。
“打兔子”会造成冷热不均
据报道,一种新药的研究和开发既费时又费力,通常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和上亿的成本。然而,新药背后的巨大潜力和市场回报率在接近市场时会被资本嗅出,因此现阶段的“集群”现象相当普遍。
“每个人都可以看到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所有所谓的目标。当我们四处走动时,我们会在海外找到目标,然后在中国跟踪他们。例如,如果人们参与了pdl1,我们将跟随创新。”Tasly (600535,BUY)集团副总裁孙禾在会上直接指出了一些领域资金趋紧的根源,那就是“大家都想尽快生产出产品和成果”。
新药研发可分为临床前研究、临床ⅰ期、ⅱ期和ⅲ期试验等。目前,中国的资本受到了批评,因为在药物研发的早期阶段投资者很少,而在新药上市的后期阶段,大量的资本愿意花很多的钱。SDIC创新的执行董事安德鲁将上述现状生动地称为“打兔子”投资。安德鲁认为,一些投资者现在正专注于购买甚至掠夺成熟的项目,但事实上,资本应该与企业和技术一起发展。
例如,安德鲁说,中国科学家张峰曾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过一篇关于该行业流行的基因编辑技术的文章。“不久,一位风险投资家来找他,创办了一家企业。现在该公司已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约为5亿美元。”
"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市场也必须完成一个专业化的过程."安德鲁指出,这意味着投资者的角色在未来应该逐渐从“杀兔子”过渡到“种庄稼”。
同时,由于基础研究水平差距较大,各药物领域新药研发参差不齐。比如,癌症基础研究的积累比较好,投资者也有一些案例可以参考,所以他们比较感兴趣;然而,对于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的领域,如阿尔茨海默病,缺乏成功的投资经验,资本不会轻率行动。
泡泡梦还是“梦”?
对创新药物的投资会吹起泡沫,这几乎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但业内一些人认为,在泡沫背后追逐资本不一定是坏事。
项兴富表示,从宏观角度来看,泡沫其实有其有利的一面。“它可以聚集人才和资源,使一个领域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当然,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把双刃剑,取决于你是否能踩上泡沫。事实上,对于中国目前的医疗行业来说,泡沫是必要的。”
林刚对“泡沫”的态度非常实际。在他看来,药物创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为了健康而创新,这是一种“实业家花很多钱去玩”的怀疑。他花了18年时间和5-6亿元制造新药,但仍然没有结果。另一种思路是从企业收益的角度来考虑。林刚称之为“为赚钱而创新”,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目标,企业会很快实现它并获得一个排他性的目标,以赚钱为目的。
“今天的创新是资本驱动的,资本非常热。把它(即药物创新)作为赚钱的重要手段,我非常担心看到死亡。我们的许多品种已经生产和销售。我们能这么快赚钱吗?如果你不能快速赚钱,将会损害我们整个创新体系。”林刚说。
“泡沫”在医药创新产业中的角色是梦还是梦?置身其中,简单的“是”或“否”看起来很草率。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新药投资的专业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正如安德鲁所说,目前,医药行业的大部分基金都有投资,期限为三到五年;然而,新药的研发周期实际上是10到15年。因此,我们看到的“过热”和“泡沫”实质上是投资阶段的合理定位问题,迫切需要形成药品创新的专业资本市场生态系统。
标题:资本打兔子催生泡沫 创新药投资方式应转变为种庄稼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8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