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190字,读完约18分钟
(一)思想的力量,总能穿透迷雾,校准方向。
这是一个伟大发现的时代。去年7月,经过9年跨越48亿公里的漫长旅程,新视野终于看到了冥王星。今年2月,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信号。爱因斯坦提出这个概念已经有一百年了。科学的坚持和百年的洞察力反映了思想的分量。
不久前,《围棋》中的“人机大战”再次验证了这一点。“阿尔法戈”四次获得世界冠军李世石,使得人工智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无论是玩家还是程序赢了,最终都是人类思维赢了。
发展就像一次旅行,治理国家就像下棋。对于正在走复兴之路的中国来说,这一思想的引领尤为重要。
去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和今年两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都写了这样一段话:“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党中央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了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治国新理念、新方略。科学的治国思想体系日益清晰。
有学者曾经说过,中国未来十年的经历将是一部举世瞩目的大电影,剧情的每一个起伏都不应该错过。观察中国的治理,了解中国的发展,首先要把握党中央的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主线。
(二)观念的更新往往是现实变革的先导。沿着时间和空的两个坐标,我们可以找到——
这是一个关键的时间点。我们正处于改革和发展转型时期。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正在全面展开。本世纪头20年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已经进入最后阶段。离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只有五年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冲刺已经全面启动。现在或永远不会,我们正面临复兴之路的“关键一步”。
这也是空的一个关键点。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一个充满无尽新机遇和挑战的世界。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力量平衡趋于平衡。我们的战略机遇已经从加快速度转向加快转型,从扩大规模转向提高质量。
空之间的时间和方向从未对中国的趋势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六十年前,当我们还是“穷人和白人”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今天需要压缩的钢铁产量已经超过了1亿吨?五十年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50元的中国,有没有想过这个数字会在半个世纪内增加200多倍?30年来,城市人口增加了5亿多;在过去的20年里,老年人口增加了1亿多;在过去的10年里,近13亿中国人人均拥有手机,6.88亿中国人成为网民...放眼世界,这是一个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年进出口贸易数千亿元,出入境人数上亿,世界第二大外国投资者,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经济的走向...
当历史的接力棒到达这一代人的手中,面对新的阶段、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和新的挑战,中国呼吁进行意识形态革命和观念升级。
“理念是实践的先导”,理念是科学的,发展可以使脚步稳健;“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思想打破僵局,行动才能突破包围圈;“战略是发展的规划”。只有战略得当,未来才能稳定而深远。执政环境不会一成不变,治国需要与时俱进。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用什么样的思想来领导,用什么样的思想来支持,用什么样的战略规划把中华民族在复兴的道路上带入一个新的境界?
三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全面展开了一场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和发展目标的新思考、新部署作出了新的判断,把握住了变而不变的治国方略。
(3)虽然发展之路漫长,但在关键时刻往往只有几步之遥。
三年多来,中国给世界一种强烈的感觉,这个国家正处于另一个历史关头。如此多的变化正在发生,如此多的力量正在汇聚,使得“这三年”成为一个特殊的时间单位。西方媒体也意识到“最好研究一下中国崛起背后的理念。”事实上,在中国变化、发展和前进的背后,是观念的改变、观念的更新和战略的升级。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是党中央治国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的最集中体现。
用“中国梦”标志民族复兴的总体目标,用“五位一体”发展中国发展的总体布局,用“四个全面”明确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用“二百年”确立中国进步的大坐标,走“新常态”。引领经济发展大逻辑,用“新发展观”推动整体发展变化,用“一带一路”和“命运”与世界共享梦想
用战略思维谋全局,用辩证思维化解矛盾,用法律思维管理好,用系统思维汇合,用底线思维界定界限,用创新思维增强活力,用开放思维开阔眼界……这些新理念奠定了治国的基础,体现了运筹帷幄的智慧。
以京津冀协调发展引领区域发展战略,以自由贸易区建设完善开放战略,以军民发展深度融合开启改革强军战略,以“互联网加”推进网络强国战略,以分类政策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科技体制改革深化创新推动发展战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文化强国战略,落实全面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安全战略。
马克思说过,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髓。三年来,党中央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增强了中国的自信心,总结了中国的经验,增添了中国的优势,完善了中国的道路,实现了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新跨越,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4)执政体制是否科学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你怎么看?该怎么办?前者是决定判断的认识论;后者是方法论,体现了行动。
在治理中国的背景下,看似普通的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土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发展不平衡状况“有一个世纪的差距”;中国有13亿多人口,是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总人口的两倍多,在治理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国家时,如何建立一个理解事物的基本尺度呢?从经济发展的“中等收入陷阱”到人口红利的“刘易斯转折点”;从国际政治的修昔底德陷阱到混沌兴衰的历史周期规律,面对各种挑战,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实事求是。考察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于“怎么看”和“怎么做”两个问题的回答显示出强大的思想力量。
这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认识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总是通过革命、建设和改革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没有回避矛盾、掩盖问题的情况下,反复强调“问题意识”。谈到干部作风,列举了“四风”的各种表现,警告说如果任其蔓延,就会“霸王别姬”,从而强调“铁打硬”,刮骨、打虎、打苍蝇,不断改进作风;谈到环境保护,坦率地说“希望雾霾小一点”,并告诫“你不能欠下子孙后代的债”,从而重申“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在法治建设方面,存在着“吃原告、吃被告”的直言不讳的存在。有些人处理金钱案件、关系案件、人情案件,这就要求司法人员“老老实实、无私奉献”,大力推进司法改革,把中国的法治推向一个新的阶段...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这样问题才能被及时发现,被坦率地提出,被深入地研究,这样这些新的思想、观点和策略才能最终指向科学地解决问题。
这是一种基于总趋势的方法。只有正确认识和积极适应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趋势,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事件,才能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与时俱进,促进事业的顺利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和重视“潜力”。利用形势是符合法律的,而利用形势可以带头。认识改革的意义,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了解大势,着眼大局”;明确工作思路,要求“求实、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抓住发展机遇,提出“时间和形势总体上对我有利”;判断世界形势,强调“我们必须善于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潮流”...这种“潜力”是一种历史趋势,既有短期冲刺的目标,也有长期发展的方向;它是发展的总趋势,既有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又有对发展趋势的展望;这是世界的大趋势,既有全球视角,也有立足中国的务实态度。“兵无常事,水有常事”,这样才能顾全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让这些新思想、新思想、新策略永远带路、做好标记。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始终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理解和发展中国,表达了鲜明的中国立场,构建了系统的中国话语:“站在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上,汲取着中华民族长期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着13亿中国人民凝聚的伟大力量。”它立足于中国脚下的土地,强调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统一体,主张“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的土地上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和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过去和现在都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发展起来的。”...从中国梦、中国道路,到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中共中央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都强调这样的价值遵从:中国的现代化只能建立在“中国的国情”之上
这不仅是一个一贯的历史传承,也是一个新的时代创造。中共中央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现了立足中国发展方向的时代特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特征和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实践特征。它具有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特点。
(e)每个国家崛起时都会面临一些“最雄心勃勃和最重要的问题”。对于像中国这样的“文明国家”,归根到底有三个问题:如何理解历史,将现代文明嫁接在五千年文明的土壤上?如何理解世界,让一个具有独特特征的大国融入世界体系?如何认识自己,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回顾过去,正是因为回答了这些问题,我们才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了民族复兴。在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今天,更迫切的问题是:如何建立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如何在现代化的后半期,以中国道路的自我完善实现惊人的飞跃?
"放弃传统,失去本质,就等于切断了我们自己的精神生命线."“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的血脉中奋进,我们才能把今天的工作做好。”。在中共中央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传统与现代是无尽的统一体。中国的现代化不是分离传统,而是让五千年文明的根基吐出现代性的新芽。基于“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探讨中国道路;思考治国之道,强调“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育思想和道德观念”;描述中国梦,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弘扬核心价值观,注重“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华”...不要忘记,我们可以开拓未来,善于继承,做出更好的创新。这些新思想、新观念和新策略反映了传统和现代的激荡。
“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在党中央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中国和世界是密不可分的共同体。协调好国内国际两大形势,利用好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和资源,用“中国不同意‘国力必须占主导地位’的旧逻辑”来驳斥修昔底德的陷阱,用“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相互学习而丰富”来驳斥“文明冲突论”,用“中国梦和世界人民的美好梦想”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的繁荣离不开中国的发展。这些新观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现了中国与世界的融合。
“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我们就没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没有持续的改革,机构自信就不可能彻底和持久。”在党中央治国的新理念、新理念、新战略中,自信和内省始终是中国道路自强的动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牢记这三个自信。只有增强自信心,中华民族才有“泰山崩于前,色不变”的决心,社会主义中国才有“这里风景独特”的信心。只有勇于反省,改革开放才有不断消除体制机制缺陷的意识,才能给社会主义制度以自我完善的动力。这些新的想法、想法和策略直接面对问题并显示出优势,反映了自信和内省之间的相互作用。
从“时间进程”中把握传统与现代,从“空模式”中审视中国与世界,党中央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渊源、世界意义和发展脉络。
(6)在一所大学的中国研究课程中,教授在第一堂课上向学生强调了理解中国时应该注意的三件事:中国很大!中国非常非常大!中国非常非常大!事实上,中国如此之大,以至于现有的人类社会治理模式可能会在这里失败。
“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任何抽象的教条都不能与之争论。”三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理论引领实践,使中国继续书写辉煌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始终。正是由于把握了制度的特征,认识了治理的规律,坚持了发展的属性,才产生了一系列治理国家的新观念、新思想、新战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党和人民经过90多年的奋斗、创造和积累的根本成果。”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党中央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现了政治体制的导向力。与许多国家不同,中国的发展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团队”。坚持党的领导,让我们能够专心做大事,这是中国奇迹的最深密码。把党的领导放在更加重要的核心位置,使我们的制度高效、灵活、民主、集中、多样、统一,有利于形成强大的政治领导。
重点是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两个作用。中共中央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现了执政方式的务实性。20多年前,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开始了“历史性的结合”。十八大以来,我们对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使市场的活力充分生成;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发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尊重人民,我们应该做简单的管理,把市场能做好的交给市场...这两种功能的充分发挥激发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为维护人民的主体地位,中共中央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人心是最伟大的政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目标”,“以人为本”是中国发展话语的永恒价值背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不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落后”;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增强人民的“利益感”;全面依法治国要求“让人民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到公平和公正”;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打破党和人民之间的“看不见的墙”,“同甘共苦,同人民一道努力”,从而划定改革和发展的价值核心。
今天,中国正处于现代化的紧要关头。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治国理念、新理念和新战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方面更加成熟和定型,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石。一家海外媒体评论道:“这一体系的成功创造了一个奇迹,即中国这个人类历史上唯一的文明在衰落之后得以复兴。”
(7)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容易。
改革开放之初,西方预期中国将很快“演变”成一个西式国家,并出现了“中国资本主义”等论调;当他们意识到中国不可能成为另一个“他们”时,他们掀起了“中国威胁论”、“中国不确定论”和“中国崩溃论”的浪潮。从“西方中心”到“中国模式”,客观地理解中国道路是艰难而漫长的。
现在,现实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近年来,西方国家陷入了“新平庸时代”,金融危机挥之不去,经济复苏步履蹒跚,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气候变化、地区冲突等重大挑战层出不穷。世界将走向何方?
许多问题在西方是无法解决的,但中国探索出了一套思路和方法。今年2月,《洛杉矶时报》的记者描述了他在中国乘坐高铁时的所见所闻,标题是“用时速180英里的中国子弹头列车迎接猴年”。文章说,在中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激动人心的成就很快就会被下一个遗忘。在“中国的速度”和“中国的效率”背后,是这个国家的独特治理。
在实践中,党中央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治理范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确立了“改革路线图”,按下了“法治快进按钮”,制定了“十三五”规划;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了从司法改革到医疗改革再到足球改革的2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数百个文件,并得到了坚决贯彻落实。自2009年以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一直在推动修复桥梁、隧道和高速公路等美国基础设施项目,直到2015年底才取得可观的进展。工作了七年后,奥巴马得出结论,仅仅更换一名国会议员或参议员,甚至一位总统是不够的,还需要改变整个体系。相比之下,世界哀叹“中国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治理模式”,将制度优势转化为顶层设计能力和扎根效率。
在意识形态上,党中央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策略提供了不同于西方的价值标准。在国内治理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优势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实践中是统一的,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在全球治理中,我们强调正确的“义利观”,以合作代替对抗,以双赢代替垄断。从“欢迎世界各国乘坐中国开发的特快列车”到“各国应共同商讨”,中国为改善和完善国际秩序提出了另一种可能性。“软实力”概念的发明者约瑟夫·奈(Joseph nye)评论说,中国倡导的政治价值观、社会发展模式和外交政策实践将进一步引起世界公众的共鸣和影响。
历史学家汤因比曾预计:“如果中国能够在社会和经济战略选择上开辟一条新路,那么它也将证明它有能力向世界提供中国和世界都需要的礼物。”今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亿万中国人民进行了治国实践,形成了一系列新观念、新思想、新战略,正在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8)中国正在走什么路?每个人都在寻找答案。
2014年9月,《习近平治国论》发表。到目前为止,它已经以十几种语言出版,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540多万册。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认为,“这本书为我们了解一个领导人、一个国家和一个文明几千年打开了一扇清晰而深刻的窗户。”全世界都渴望探索中国指导团队发展的秘密。
有人说,鸦片战争前,封闭的中国是一个缺乏“未来感”的国家,混乱的兴衰和朝代的更替只是一个循环。当社会主义中国走向世界时,这个国家的未来将以另一种形式展现。在世界的东方,中国共产党人正在用他们自己的思想、理念和策略创造一个新的未来。
标题:标注治国理政新高度(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3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