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907字,读完约12分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三步走”的快速发展战术下,现代化战术的制定实施强调了民生方向的优势,中国经济的巨大快速发展也与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善密切结合,但在快速发展中出现了新的民生问题。 在科学和谐快速发展的整体战术下,党中央面对新的民生问题,在快速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和实践中实现了一些重大转变,采取了一些重大措施,实质性提高了民生问题的改善。 党中央在处理民生问题上的决定和实践,首先受到中国现代化快速发展战术变化的影响和制约,也受制于发展中不同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战术; 党中央; 民生问题处理

新中国由于处于成立初期的特殊国内外环境,敦促中国选择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的现代化战术,尽快建设比较完善的工业制造业系统。 因此,当时党和国家关注民生问题,但迅速发展重工业所需的高积累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改革开放前很久没有改善。 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改革开放期,中国的民生问题面临着迫切需要处理的重大任务。

[投稿日期]-02-02

[作者介绍]曾丽雅( 1953—),女性,江西南昌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一、“三步”快速发展战术中民生问题的处理

关于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贫困现象,邓小平于1978年9月尖锐地指出。 “社会主义为了显示其优势,像现在这样,20多年来这么贫穷,还必须对社会主义做什么呢? ”。 [1]p384

他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迅速发展生产,逐步摆脱贫困,致富国家,改善人民生活。 因此,摆脱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迅速发展的最大问题。 改革开放带来的中国经济的巨大迅速发展,与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善也密切相关。

(一)现代化战术中的民生取向

邓小平在改革初提出“我们要增加国民收入,使人民生活一步一步变好”。 [1]p567他后来也说:“我们的改革首先从经济上、改善人民生活开始,而不是从政治上开始。” [2]p1332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事业的重点中,从头到尾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标结盟,尽快丰富人民。 在党中央制定和实施的现代化战术中,强调了民生方向的优势。

其一,在现代化“三步走”的快速发展战术中,以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中心位置。 1978年12月末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第三中全会公报表示,“城乡人民的生活必须在生产迅速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坚决反对对人民生活中的紧迫问题漠不关心的官僚主义态度。 而且我国经济现在还很落后,生活改善的步伐暂时不大。 ”。 [3]p9鉴于此,中国现代化快速发展战术目标的提出充分总结了以往的经验,也充分考虑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水平。 在“三步走”的快速发展战术中,一步一步的经济增长指标适应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把处理温饱问题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立足实际,把符合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水平的20世纪末奋斗目标从实现现代化改为小康水平,符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进程要求。 “三步走”的快速发展目标,从“衣食”到“小康”,再到“中等发达”水平,始终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衡量中国现代化的阶段性标志,统一快速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体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和价值目标,

其二,结合人民眼前利益和长期利益,实施从部分富裕到共同富裕的快速发展战术。 为了增加国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必须打破生产迅速发展、齐头并进的结构,根据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实际,改革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收入分配方法的弊端 为此,邓小平在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央业务会议上提出了“使部分地区的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全国各族人民比较快变得富裕”的不均衡迅速的发展战术。 他说:“搞平均主义没有希望。 有些地区只有先富裕起来,国家才能雄辩地帮助落后的地区。 不仅是全国,一个省、一家公司、一个团队也是如此。 20%先富起来,牵引其他东西。 ”。 邓小平把这种有差距的不平衡的快速发展称为“运用经济杠杆”,同时也称为“加快快速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化的捷径”。 [1] p657,1130第十一届第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在一系列文献中坚持肯定和强调“部分先富”的重要作用。 这一快速发展战术是中国长期以来在民生问题上实行平均主义分配方法的重大突破,经过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和十五大的完善,成为中国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处理民生问题的基本实践的第一副本之一。

(二)打破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实行“效率优先、公平并重”的迅速发展

为了尽快改变中国普遍贫困的状况,中国的改革以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追求效率为出发点,鼓励“部分先富”的不均衡快速的发展战术实际上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本方向。 1978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的通知》,逐渐推开,完善了计件工资和奖金制度。 1985年1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国营公司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政策决定改变过去高度集中的工资管理体制,实行新的工资制度,即国有大中型公司实行按比例变动职工工资总额和公司经济效益的方法。 于是公司克服了国家吃大锅饭的弊端。 而且公司内部也打破了员工吃公司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分配机制。 “工作效率挂钩”的执行调动了公司经营者和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大体,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在实践上,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报告提出了“在继续促进效率提高的基础上,体现社会公平”的分配政策。 这是“效率优先、公平并存”的基本最初的复制表现。 第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大致确定了“效率优先、公平并重”的确立。 这大致在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十五大精神中继续出现。 这是党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一矛盾和第一任务的确定认知和冷静估计提出的。 当时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产力不发达,最重要的任务是治疗贫困。 只有提高效率,增加社会财富,才有处理民生问题的物质基础。 效率优先确实带来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立了强大的国民经济。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改革的动力或部分人先富裕的源泉来自国民经济的增量,对这一增量的分配优先于激励效率。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导向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创造了条件

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经济调整期,党和国家提出“国民经济的配置优先于农业轻重”,但并不意味着农业、轻工业在投资比例上超过重工业,而是在制定计划时先安排农业生产和需求,对农业提供的原料和市场需求 重工业投资以绝对的数字和相对的例子大大超过农业和轻工业。

改革开放后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成为改革中重大经济政策调整的首要目标之一。 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国民经济调整事业入手,中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战术也从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的倾斜战术转变为农业轻重并行的均衡快速发展战术。 表现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工业结构“重轻”状况,调整农业轻重比例关系,加快农业、轻工业、流通业快速发展的各种措施,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从产业结构来看,1978年至1984年农业增长领先,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从24.79%上升到29.67%。 轻工业“六优先”政策使20世纪88年代到90年代轻工业的增长速度比重工业快得多,1978-1997年,重工业产值每年增加15.1%,轻工业产值每年增加18.0%,轻工业产值为1978年的32.41% 重工业比重从42.79%下降到38.38%,1997年年轻重工业的比例为49.1:50.9,重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比1978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从以往的畸形重量向轻量化转变。 [4] P269,588

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中国经济全面快速发展,带来了人民支出机制的根本变化。 使用数据计划的定量分配机制,定位于市场化的自由选择机制。 1993年,中国和农村人民告别了票经济时代,票的供给、排队抢购的现象再也没有回来。 费用品市场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商品不足、不适应需求的卖方市场变成了市场经济时代的商品丰富、甚至超过需求的买方市场。 中国市场物价稳定,商品丰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而且,随着以分配体制改革为先导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逐渐向居民个体倾斜。 大部分年居民收入的增加速度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速度同步或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速度,居民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也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根据国家计委综合司对1978-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最终分配结构的推算,中国居民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从1978年的50.5%上升到1994年的69.6%,其中农民收入比例先上升 另一方面,国家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显着下降,从1978年的31.6%下降到1994年的10.9%。 [4]p589国民收入分配呈向居民个体倾斜的结构。

在中国现代化“三步走”的快速发展战术下,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据统计,从1978年到2000年,中国城市居民人均支配收入从316元上升到6280元。 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3.6元提高到2253元。 1999年,世界银行根据人均收入的增加将中国的等级从“低收入”国家提高到“中低收入”国家的行列。 2004年5月26日,温家宝总理在世界银行世界扶贫大会上表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从1979年到2003年,国民生产总值从3624亿元增加到116900亿元,扣除物价因素,为8~4倍。 同期,全国居民支出水平年均增长7%。 按现在的汇率计算,200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09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

(四)在快速发展中出现了新的民生问题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导向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战术的制定实施以处理民生问题为首要目的之一,20余年的快速发展显著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进入新世纪,中国这个曾经共同贫困的国家终于处理了温饱问题,达到了整体小康水平,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但是,20世纪8、90年代改革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出现了在迅速前进中也不可避免的新的民生问题。

首先,出现了人民收入大幅增加,不同收入水平划分的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增大的情况。 对于在快速发展中发生的分配不公正、贫富差距较大的新民生问题,邓小平在20世纪90年代初有过预见。 他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之初开始,将来总有一天会成为中心课题。 社会主义并不是少数人富裕了,很多人穷,不是那样的。 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是共同富裕,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他认为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时,必须强调提出和处理这个问题”。 [2]p1324、1342

第二,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合作,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任务繁重。 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社会保障制度也进行了多项改革,其重点是围绕养老保险制度、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职工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 进入90年代中期后,随着国有公司的改革,下岗工人增加,与城市低收入群体出现问题相比,各级政府开始加大再就业事业的力度,同时重视开展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最低工资制度的确立事业。 但是,20世纪初,城乡居民统一和普及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尚未全面建立,没有形成规范有序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事业需要深入开展,成为处理中国民生问题非常紧迫的重要课题。

第三,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仍然有限。 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报告说:“在占我们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国家,人民过小康生活是件大事。 而且应该指出中国基础薄弱,现在处于实现现代化的创业阶段,建设需要越来越多的资金……”[5]p239因此,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和费用率都明显低于国际水平。 中国的支出行业总体上在“买方市场”的形势下,还存在局部的“卖方市场”。 居民收入的相当一部分还投入到储蓄中。 据调查,在居民储蓄的目的中,“孩子教育”排在第一位。 这也成为中国民生问题的显著优势。

标题:“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处理民生问题的决定与实践”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19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