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4字,读完约4分钟

10月19日,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正式发布了《中国银行业保理业务标准》。本标准旨在指导商业银行树立保理业务理念,规范操作流程,防范业务风险,促进保理业务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中国保理行业发展报告(2015)》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商业保理自2012年试点以来发展迅速,新注册商业保理企业数量、业务量和融资余额连续三年成倍增长。相比之下,由于信贷风险上升,中国银行保理业务规模持续萎缩。在2013年达到3万亿元的高点后,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下跌,进入调整期。

国内保理业务进入规范调整期

商业银行的保理业务是指债权人将其应收账款转让给商业银行,银行为其提供集应收账款收款、管理、坏账担保和融资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

中国保理业务起步较晚,但发展稳定。中国的保理业务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历了10多年的市场探索,2000年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自2011年以来,中国保理业务量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

专业人士表示,近10年来,中国的保理业务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从国际保理业务向国际、国内并发保理业务发展的转变;第二,从卖方的保理业务到买方的保理业务;第三是从国际规则的追随者转变为影响国际规则制定的直接参与者。特别是2009年,中国银行业协会成立了保理专业委员会,这是中国保理业务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国内保理业务进入规范调整期

2014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减弱,一些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商品价格波动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收账款规模持续上升,回收周期持续延长,应收账款拖欠和坏账风险明显增加。宏观经济放缓,产业基础发展到一定规模。2015年,中国保理业务的增长开始放缓。据保理专业委员会统计,2015年,保理专业委员会全体成员的保理业务量总计2.87万亿元,同比下降1.71%;2016年上半年,保理业务量为1.03万亿元,其中国际保理业务量为618亿美元,国内保理业务量为6200亿元,同比持续下降。

国内保理业务进入规范调整期

尽管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但具有反周期综合信贷服务的保理行业仍有许多发展机遇和增长潜力。

报告显示,尽管银行保理业务有所下滑,但银行保理业务在中国保理行业仍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商业保理业务规模快速增长。

与银行相比,商业保理公司在市场细分、客户服务和数据处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与银行不同,商业保理公司更倾向于关注某个行业."交通银行国际业务部副高级经理韩表示,直接为集团平台服务的商业保理公司更有可能纵向拓展子行业,渗透产业链,更细致地了解行业情况、交易特点和业务流程,从而提高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这也使得商业保理更适合保理业务的性质,更注重对应收账款质量的评价,这与传统的授信方式明显不同。”

国内保理业务进入规范调整期

在保理业务的发展中,风险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目前,保理行业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和合规风险等。既有外生因素,也有内生因素。随着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保理业务的风险因素也越来越复杂。

此外,由于商业保理行业定位不清、监管不力,一些商业保理公司已经偏离了自己的经营模式,竞相以“融资”为主营业务甚至是唯一业务,与行业内外的竞争对手恶意竞争,往往因资金来源不足而资金短缺,因利润微薄而面临生存和发展危机。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潘光伟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先后发布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银行保理融资业务管理的通知》和《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监管部门发布的系统全面的指导文件对保理业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监管要求。《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强调,中国银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自律、协调和规范职能,建立并不断完善银行保理业务行业自律机制。在这方面,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也完成了《中国银行业保理业务规范》的修订,以进一步规范银行保理业务的发展和实施,共同维护健康良好的市场环境。

标题:国内保理业务进入规范调整期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11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