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10字,读完约5分钟

自从房地产市场进入白银时代,各大房企都走上了转型之路。万达、万科、施琅、绿城管理等。显示出“轻资产”的迹象。有一段时间,许多住宅企业遭受“沉重”而不是“轻”。

这种变化背后的深层根源是,过去高投资、高周转率的重资产模式可能会使房企面临财务和经营压力。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122家上市房地产企业的平均净利润下降到6.8%,房地产行业的利润率逐年下降是不争的事实。一些房地产企业不再执着于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正在从注重资产转向忽视资产,走上更加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房企转型潮 谁该“轻”谁能“重”

在几天前结束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上,领导和业内学者就轻资产模式展开了激烈的对抗,施琅和绿城管理层的领导把自己标榜为轻资产模式的平台。那么,曾经房地产行业的主旋律——重资产模式真的过时了吗?在房地产企业转型的关键节点,哪些房地产企业更适合走轻资产之路?

轻资产的好处:低风险和高回报

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全国各大城市共售出219块土地,单笔土地价值超过10亿元,其中109块土地的地价超过100%。随着热点城市风险的积累,南京和苏州相继出台调控政策,这给高价地的市场进入前景增加了不确定性。

这突出了关注资产轻战略模式的住房企业的可预测性。在博鳌房地产论坛上,施琅集团董事长田明和绿城管理总经理李俊信心十足,宣布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施琅的轻资产模式主要采用三种模式:小盘股交易、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2015年,“施琅产品”销售额达到181亿元,上市公司利润同比增长58%,其中1/3为轻资产项目。

田明透露,在施琅2016年的业绩构成中,独资和合作开发项目将减少,而小盘股交易和委托开发收入将逐步增加。“我估计,在不久的将来,施琅一半以上的利润将来自轻型资产。”

高回报、低风险的轻资产模式无疑让房地产企业感到兴奋。除了施琅,绿城还代表其他公司发展业务,并专注于轻型资产的快速扩张。

李俊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目前绿城系统有200多个建设项目,毛利率超过60%,净利润超过30%。随着规模的增长,净利润比率仍在上升。因此,李俊将绿城管理集团定位为现代服务企业,而不是传统的房地产行业。目前,绿城管理集团正准备上市。根据市盈率估值方法,估值已达到60亿至80亿元。

轻资产的困惑:仍然需要依靠重资产

除了小盘股交易和代建制模式,目前房地产行业的轻资产类型包括以色彩生活为代表的社区o2o和许多开发商管理的房地产基金,在很多人的眼里,这些都属于轻资产的范畴。

但是这些轻资产模型真的“轻”吗?新城控股(601155,BUY)高级副总裁欧阳杰表示,除了社区o2o和代理建设模式应属于轻资产外,小盘股交易模式仍属于重资产类别,核心竞争力在于土地收购。

尽管许多房地产企业正在向“轻资产”方向发展,但它们对公司整体利润的贡献却没有显现出来。尽管业绩增长迅猛,2015年彩生活实现营业收入8.28亿元,但与《幻想曲》同期81.64亿元的收入相比,仅占后者的10%左右。

针对这种情况,澳远地产集团商业运营总裁张军表示:“房地产企业的轻资产业务不是他们的主营业务,他们的收入贡献是有限的。一方面,房企仍在试水;另一方面,房地产基金投资市场仍在培育之中。”

张军表示,在当前房企转型的浪潮中,并不是所有的房企都能打造出一个轻资产模式。房地产开发商在关注轻资产模式时,至少应该认识到两个方向:一是中小规模,不追求更大的扩张;第二,它具有很强的品牌特征和管理输出能力,能够在与土地所有者的谈判中获得品牌溢价。绿城管理是最好的例子,其工作完美主义是其核心竞争力。

房企转型潮 谁该“轻”谁能“重”

重资产的机会:高质量的项目更受追捧

针对住宅企业轻、重资产模式的争议,汉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韩世通表示:“在当前资产配置不足的情况下,资产增值率远远超过资本成本,以优质资产为核心的重资产模式最为合理。选择。”

从几家领先的房地产企业的布局来看,它的目标仍然是存储一、二线的优质资产,而正努力回归一线队伍的金地是最直接的。

最近,金代尔花了88亿元赢得了上海浦东新区的“土地王”。为了重返前线阵营,金谷自2015年以来大规模收购土地,以便在一线和二线城市赢得更多“话语权”。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分化,提高一、二线城市的投资比例几乎已经成为所有大型住宅企业的共识。在金谷新收购的项目中,90%的投资在一线和二线大城市。据嘉里统计,在金地超过400亿元的销售额中,一二线城市的销售额为247.38亿元,占59.1%。

近年来,a股市场的房地产板块迅速崛起,这也被认为是资产配置短缺背景下的房地产配置需求。

欧阳杰认为,在住宅房地产开发的全价值链中,乙方的所有企业都是轻资产模式。现在回想起来,这些行业的企业并没有赚到很多钱。“在流动性过剩和利率下调的长期趋势下,持有重资产的成本越来越低,重资产的价值也会越来越高。也许很快我们就会发现,在资产配置短缺日益严重的时代,恐怕没有比高质量的重型资产更好的资产了。”

标题:房企转型潮 谁该“轻”谁能“重”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10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