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28字,读完约8分钟

面对报告厂商提出的搭售、封闭界面、差别待遇、兼容性等问题,微软从未承认存在这些问题,但提供了大量材料试图证明“这些行为是在充分考虑用户安全的基础上实施的。”

本报记者陈宝良北京报道

经过两年多的不断发酵,微软反垄断案的形势日益明朗。2016年1月6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官方网站宣布,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专案组对微软进行了反垄断调查,并要求微软解释自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调查微软涉嫌垄断案以来所获得的电子数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月8日,互联网实验室组织行业专家和律师举办“微软反垄断专题研讨会”。在这次内部研讨会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局长杨洁篪介绍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通过对微软的两次突击检查,获得了4tb的电子数据。

2014年7月28日和8月6日,SAIC派出200多名执法人员对微软在北京、上海、广东、四川、江苏、重庆、河北、辽宁、福建和湖北等10多个省市的办公场所进行突击检查。根据公开信息,SAIC获得了微软公司的部分合同、财务报表、内部沟通文件和电子邮件,并考察了承担微软公司财务外包的埃森哲信息技术(大连)有限公司。

根据公布的信息,经过半年多的调查和取证,SAIC发现了微软的“重大问题”,微软全球总部与SAIC进行了积极沟通。如果这些“重大问题”成为微软垄断的证据,按照案件审理程序,这些证据将在规定的时间内公开。

在长达半年多的电子数据调查过程中,SAIC一直保持沉默,业界一度传言“微软的反垄断调查因证据不足而终止。”如今,4tb的数据可能会打破僵局。

多年的对抗

事实上,SAIC已经和微软对峙了很长时间。

早在2005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平贸易局曾经采访过微软。当时,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警告微软要“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

在这次采访前不久,即2004年,欧洲法院对微软实施了反垄断处罚,要求微软剥离捆绑在操作系统中的播放器软件,并向竞争对手开放一些软件源代码;与此同时,日本公平贸易委员会调查了微软,韩国检察机关也开始扩大对微软的反垄断调查。在美国,尽管微软已经与司法部达成和解,几个州和市政府再次对微软提起诉讼。

然而,当时中国还没有颁布《反垄断法》,也没有对微软展开反垄断调查。2007年,中国《反垄断法》颁布,2008年8月正式实施,反垄断调查开始有法可依。

当时,SAIC已经开始准备微软的反垄断调查。2009年,咨询了被称为“反垄断专家”的律师事务所董律师。董回忆说:“当时,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授权北京工商局跟我谈。当时,国外微软反垄断案件一般需要3-5年时间,工商局也告诉我‘我们的时间会更长’。工商部门肯定会办几个典型的案子。”

此外,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也告诉记者:“几年前,我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沟通了很多,讨论了微软垄断的一些技术问题。”

可以看出,SAIC已经为微软的反垄断调查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2013年6月,SAIC根据微软操作系统中企业上报的兼容性、搭售、文件验证等问题对微软进行了验证。经核实,SAIC依法对微软涉嫌垄断行为进行了调查。

至此,SAIC正式培训了微软。然而,根据记者获得的材料,面临着搭售、封闭界面、差别待遇、兼容性等问题。由报告制造商提出,微软从未承认问题,但提供了大量材料,试图证明“这些行为是在充分考虑用户安全的基础上实施的。”甚至,微软提议与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其他政府机构、奇虎360和其他公司合作进行自卫。

显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经历过反垄断调查的微软,有足够的反垄断调查经验来对付SAIC。

董郑伟告诉记者:“多年来,微软一直在修订其业务协议的内容,以实现在中国的合规性。”“例如,过去微软有一篇文章说,‘上述内容适用于美国法律’,但现在已经修改了。与几年前相比,微软留下的漏洞越来越少。”

此外,应该指出的是,在美国、欧盟和韩国,信息技术公司已经用他们的真实姓名举报微软并公开作证。但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任何一家it企业公开与微软对抗。记者曾试图采访360、uc browser、金山办公软件等公司,了解windows的捆绑和兼容性,但没有人接受采访。

微软的“盲眼法”

微软的反调查能力不仅仅限于法律和商业,还包括政治筹码。

2015年11月2日,应微软的要求,SAIC竞争法执行局采访了微软副总法律顾问一行。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公开信息,这是微软自被调查以来第一次主动向竞争法执行局提出要求。背景是2015年9月底在西雅图举行的中美互联网会议。2015年9月23日,中国习近平主席参观了微软公司位于西雅图附近雷德蒙的总部。第二天,微软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

这两条新闻一度被业界解读为微软大大加强了与中国政府的合作关系。然而,在3月8日举行的“微软反垄断专题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小组组长沈昌祥表示:“这只是对微软的一个瞎眼睛。”你知道,微软不仅面临反垄断调查,还面临网络安全审查。

沈昌祥回忆说,在中美互联网会议之前,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小组和微软工作组进行了多次密集谈判。最终协商结果是微软的win 10操作系统违反了中国的《电子签名法》和《企业密码管理条例》,并向微软提出了三项修改意见,但微软并未根据这三项意见做出修改。

2015年12月,在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微软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中科信息技术公司,该公司计划为中国政府定制win 10系统。

倪光南认为,该公司的成立将加剧微软的市场垄断。他介绍说:“政府采购市场是唯一没有被微软完全垄断的市场。如果微软通过这家合资公司进入政府采购,很可能会完全垄断这个市场,进一步遏制国内操作系统及其相关的国内软硬件空机房的生存。”

事实上,除微软外,思科、emc、ibm、惠普等公司还与Inspur、联想、华盛天成(报价600410,购买)、紫光集团等建立了合资企业,进入政府采购市场。倪光南呼吁商务部对这些合资企业进行反垄断调查。“我们必须知道,在美国,华为收购一家200万英镑的小公司(3leaf Company)的企图将被调查拒绝。”

捆绑可信计算

在调查和反调查的同时,互联网本身也在不断更新和升级。倪光南指出:“2015年微软正式推出win10后,微软开始将可信计算与win10捆绑在一起,这是微软所谓垄断的新表现。”

可信计算是20世纪90年代由国际容错计算会议提出的概念。它是一种兼具计算和保护功能的新型主动免疫计算模式。目前,全球有200多家企业正在推动可信计算的发展。2002年,微软启动了可信计算(twc)程序,该程序用于vista、win8和win10,但不适用于xp和win7。

“xp、win7、苹果和国内操作系统都没有捆绑可信计算,这表明可信计算是一种独立于操作系统的产品。”倪光南指出:“win10捆绑了自己的可信计算后,其他可信计算产品就不能在win10上运行了。”

沈昌祥介绍说,中国的可信计算于1992年正式建立,并开始大规模应用。目前,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已经起草了可信计算的发展战略,以确保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尽管该战略尚未发布,但许多国内政府和企业已经开始关注发展可信计算行业。“如果win10与可信计算捆绑在一起,中国的可信计算行业将被彻底摧毁。”

在与微软的谈判中,沈昌祥曾提出win10应该采用中国的可信计算系统来实现本地化。倪光南还呼吁“应该要求微软停止捆绑可信计算,并提供win10版本的剥离可信计算。”

需要指出的是,微软没有参加此次“微软反垄断特别研讨会”。记者多次联系微软公关部门,但对方始终没有接听记者的电话,也没有回复记者的采访请求。

标题:激辩“反垄断案” 工商总局过招微软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5381.html